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金辽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墨客诗词>〖王昌龄〗作品集锦
  • 王昌龄-诗词《送朱越》 古诗 全诗赏析

  •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 唐代阅读:1268次
  • 王昌龄-诗词《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古诗 全诗赏析

  •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作品赏析 意已会:一作可任今。
  • 唐代阅读:1267次
  • 王昌龄-诗词《梁苑》 古诗 全诗赏析

  • 梁苑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 唐代阅读:1266次
  • 王昌龄-诗词《相和歌辞·长信怨》 古诗 全诗赏析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炉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 唐代阅读:1265次
  • 王昌龄-诗词《青楼怨》 古诗 全诗赏析

  •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 唐代阅读:1263次
  • 王昌龄-诗词《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古诗 全诗赏析

  •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 唐代阅读:1259次
  • 王昌龄-诗词《何九于客舍集》 古诗 全诗赏析

  •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罍觞且终宴,功业会未了。
    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
  • 唐代阅读:1256次
  • 王昌龄-诗词《宴春源》 古诗 全诗赏析

  • 源向春城花几重,江明深翠引诸峰。
    与君醉失松溪路,山馆寥寥传暝钟。


  • 唐代阅读:1255次
  • 王昌龄-诗词《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 古诗 全诗赏析

  •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 唐代阅读:1252次
  • 王昌龄-诗词《秋思》 古诗 全诗赏析

  • 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 唐代阅读:1251次
  • 王昌龄-诗词《变行路难》 古诗 全诗赏析

  •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驱迎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作品赏析 旗节:一作旌节。
  • 唐代阅读:1248次
  • 王昌龄-诗词《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古诗 全诗赏析

  •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
    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 唐代阅读:1235次
  • 王昌龄-诗词《寄陶副使》 古诗 全诗赏析

  • 闻道将军破海门,如何远谪渡湘沅。
    春来明主封西岳,自有还君紫绶恩。


  • 唐代阅读:1233次
  • 王昌龄-诗词《驾幸河东》 古诗 全诗赏析

  •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 唐代阅读:1225次
  • 王昌龄-诗词《别辛渐》 古诗 全诗赏析

  •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
    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


  • 唐代阅读:1223次
  • 王昌龄-诗词《初日》 古诗 全诗赏析

  •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 唐代阅读:1222次
  • 王昌龄-诗词《江上闻笛》 古诗 全诗赏析

  •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明关深。
    相去万余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
    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 唐代阅读:1221次
  • 王昌龄-诗词《出塞》 古诗 全诗赏析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品赏析【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
    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独指??
    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廖仲安)

    ----引自"古诗词网站"http://www.guoxue.com
  • 唐代阅读:1220次
  • 王昌龄-诗词《赠史昭》 古诗 全诗赏析

  •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渺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 唐代阅读:1219次
  • 王昌龄-诗词《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 古诗 全诗赏析

  •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
    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 唐代阅读:1219次
  • 王昌龄-诗词《送吴十九往沅陵》 古诗 全诗赏析

  •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 唐代阅读:1218次
  • 王昌龄-诗词《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古诗 全诗赏析

  •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 唐代阅读:1217次
  • 王昌龄-诗词《送谭八之桂林》 古诗 全诗赏析

  •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
    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 唐代阅读:1214次
  • 王昌龄-诗词《留别武陵袁丞》 古诗 全诗赏析

  •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 唐代阅读:1213次
  • 王昌龄-诗词《殿前曲二首》 古诗 全诗赏析

  •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 唐代阅读:1212次
  • 王昌龄-诗词《裴六书堂》 古诗 全诗赏析

  • 闲堂闭空阴,竹林但清响。
    窗下长啸客,区中无遗想。
    经纶精微言,兼济当独往。


  • 唐代阅读:1212次
  • 王昌龄-诗词《奉赠张荆州》 古诗 全诗赏析

  •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邑西有路缘石壁,
    我欲从之卧穹嵌。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
    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第一百四十二卷
  • 唐代阅读:1210次
  • 王昌龄-诗词《小敷谷龙潭祠作》 古诗 全诗赏析

  • 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
    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
    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
    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
    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
    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
    吾闻披明典,盛德催世及。
    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
    岂伊骇微险,将以循氓揖。
    奔飞振吕梁,忠信亦我习。
    波流浸已广,悔吝在所汲。
    溪水有请源,蹇裳靡沾湿。


  • 唐代阅读:1208次
  • 王昌龄-诗词《送任五之桂林》 古诗 全诗赏析

  •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 唐代阅读:1207次
  • 王昌龄-诗词《别李浦之京》 古诗 全诗赏析

  •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 唐代阅读:12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