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墨客学堂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书法绘画文房装裱鉴定收藏拍卖历史

    篆刻书法艺术内在的技与道

    所属:书法  |  阅读:2423次

    我的篆刻学习与创作偏爱“静气”。篆法、线条讲究“清”,“清则点画不混杂”;清而秀,秀生雅。刀法求内敛而心手相应。敛则线条少斑驳,行刀缓急有度,然后致明净,“划然爽目也”。章法注重端庄、闲雅。端庄易入静,闲雅不矜持,布局不恣肆。于字里行间欲透出灵气,轻云则出岫,飘然自若仙。陈道义

    卢月龙

    一得阁墨汁,小狼毫,信笺拼接。此作在石湖之畔的近湖楼书房里凭轩而书,斯时秋光明净,文心优游,手抄陶渊明《归去来辞》以消永昼。古人所谓“书者,心画也”,而拙作力追晋人落花散藻之风,无奈智钝手驽,殊足愧也。

    朱树民

    楷书不仅是学童学习楷书的必修之课,也是具有一定水平的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们应重视和不断学习的书体。综观历代成就显赫的书法家,很少不具备扎实的楷书功底,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流芳千古的楷书经典名作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楷书的学习和艺术创作表现,不仅在当下,而且在今后,将始终作为初涉书法艺术的选择之一,而且作为书法艺术百花园里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其必将得到更长期的发展。

    王金春

    隶书成熟于西汉,鼎盛于东汉。所以,历代习隶者多取法于东汉碑刻隶书,以为正途。20世纪初,随着西陲流沙坠简的出土,秦汉简牍墨迹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掀开。百年来,出土数量至巨,不下十余万枚,字体以隶书为大宗。时至今日,由于考古学的发达、出版业的兴盛,这些出土资料大多被整理后公开出版,为当代隶书的学习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为当代隶书的的创作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赵锟

    在草书瀚如星云的时空里,每当面对大师的杰作,我的内心会充满着敬畏和遐想。敬畏是叹服古人高超绝妙的技艺,遐想是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写出一些让自己叫好的作品。

    苏州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授牌的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书法自古以来名家荟萃、积淀深厚。当代苏州书法更以其学术性、人文性、高端性、超前性饮誉书坛。作为百年名校的苏州大学拥有浓厚的书法人文氛围,目前设有书法研究方向博士点、东吴书画研究院、书画研究会,建有专门研究、收藏、陈列书画艺术品的博物馆等。苏州大学出版社早些年推出的《兰亭论集》(华人德、白谦慎主编)曾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本次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与苏州大学及苏州大学出版社联袂出版“中国书法篆刻经典学习与鉴赏丛书”,其宗旨在于通过编撰这套集系统性、知识性、研究性、原创性于一体的书法篆刻学习用书,为中国书法名城建设添砖加瓦,也使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从书法学习和训练的规律来看,对历代名家经典作品的赏读、研究和借鉴是学好书法篆刻的不二法门,也是本丛书的主要内容,其核心在于确立书法篆刻艺术的评价标准,使广大读者从系统的知识与训练体系中认识到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独特魅力,了解经典作品在技法、风格、精神等不同层面是如何传承、创新的,进而明晓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的内在脉络。

    本丛书包括篆、隶、楷、行、草及篆刻六册,分别由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六位多年从事书法篆刻相关工作的书法篆刻家撰写。在总的编撰原则下,注重书法篆刻艺术内在的技与道的关系,同时鼓励每位作者发挥个性,力求将各自擅长的创作或学术特点充分展现,进而彰显各书体丰富多变的风貌。

    今年四月以来,苏州市文联、苏州市书法家协会正式启动书法教育“千百工程”,即用三年时间义务为社会培养 1000名书法爱好者,义务为中小学校培养100名书法师资。相信,上述丛书的出版一定会助推书法教育的深入开展,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使我们对 “千百工程”有了新的期待。

    张恨无

    因自身滋生的痼疾、文化生态的丕变及现代传播出版技术的发展,书法中碑派历史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短暂性,故值得开拓的领域仍然很多。不论是以碑入帖,还是以帖化碑,碑帖融合都是可资效法的途径。近年,笔者楷、行书的训练皆着力于碑版及赵之谦、康有为、于右任等碑派大家,加上无意识流露的帖学基础,遂有此初步面目。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