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墨客学堂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书法绘画文房装裱鉴定收藏拍卖历史

    镇纸的历史发展

    所属:文房  |  阅读:2824次

    镇纸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南史?垣荣祖传》:“帝(齐高帝肖道成427-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见,镇纸至今已逾1500多年。宋元及以前的镇纸甚少有传世品,幸好书籍文献中多有论及。

    文字记载

    唐杜光庭《录异记?异石》:“会稽进士李眺,偶拾得小石,青黑平正,温滑可玩,用为书镇”。宋张镃诗:“三山放翁宝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

    宋周密《武林旧事?车驾幸学》:“内宫进牙界方”。宋岳珂《愧郯录?镇小殿子》:“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漏之属,计金二百两”。其材质有石、铜、牙、金等,形状各异。明代镇尺有木、铜、玉、石等材质,多为尺状,明朱之蕃诗:“文木裁成体直方,高斋时半校书郎”。清代镇纸材质较明代增加了瓷、象牙等,仍以尺形为主。铜因其体重为镇纸较为普遍,《文具雅编》:“铜者,有青绿虾蟆,偏身青绿;有蹲虎、蹲螭、眠龙;有坐卧哇哇、有镏金辟邪、卧马,皆上古物也”。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