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墨客学堂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书法绘画文房装裱鉴定收藏拍卖历史

    宋、辽、金、元的雕塑艺术

    所属:历史  |  阅读:2604次

      宋元雕塑艺术的作品保存在古代寺庙建筑物中较壁画更多,而且是了解唐代以后雕塑艺术发展的重要材料。

    唐代雕塑的遗存虽然不少,但南禅寺的十七尊泥塑像、佛光寺的三十余尊塑像仍是可贵遗存珍品。山西平遥镇国寺(北汉天会七年,公元九六三年)中的塑像是五代末的作品,但仍继承了唐代的风格。

      唐代以后雕塑的风格所经历的变化,在辽地区的若干塑像上逐渐明显起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高达十六米的大观音像和山门的力士像,辽宁义县奉国寺的菩萨像,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的菩萨像和海会殿的力士像,善化寺大殿的菩萨像,都是重要实例。特别是若干胁侍的菩萨像表现了一种新的优美风格,面型和身材渐趋修长,而更进一步接近了现实生活。

      山西地区发现的一些辽、金、元统治下产生的木雕佛像。菩萨像,造型浑朴。

      宋代美术的现实主义发展,雕塑艺术的新收获在前述辽、金地区的实例中可以看出,而最突出的代表宋代雕塑艺术巨大进步的是以下三批塑像。

      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四十四尊侍女像表现了侍女们多种动态的神情,有充分的生活根据,而又经过了提炼整理的。这些女像的绝大部分,无论面型、身材比例、眼和口的表情、身体的动作,以及衣褶飘带等的处理,都细致、含蓄,并取得统一的效果,而共同刻画出女性的聪慧可亲的性格。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