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墨客学堂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书法绘画文房装裱鉴定收藏拍卖历史

    清代书法典藏系列

    所属:历史  |  阅读:2506次

    清王朝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对传统书法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从整个清代书法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清仁宗嘉庆时代为分界点,这之前以帖学为主,这之后碑学兴起,篆隶重新有所发展。

    清代初年,康熙皇帝酷爱董其昌的书法,许多文人学士为了讨统治者的欢心,为了获取官职,一致推崇董书,由董其昌刊刻的《《戏鸿堂法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于是兴起了一股重帖学的风气。但是整个书坛,越来越被一种纤弱无力的书法风格所笼罩。到了乾隆时期,由于新皇帝爱好赵孟頫书法,书风又有了转变,由崇尚董书改为崇尚“赵体”,并在这一时期,刊刻了一部大型丛帖——《三希堂法帖》 ,它收入了从魏晋一直到南朝、隋、唐、宋、元、明间的130多位书法家的800多件作品,其中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最多,因此,在推崇赵书时朝野上下又掀起了一次规模更大的帖学高潮。这一时期围绕在皇帝身边的一批书法家主要饿张照、梁诗正、刘墉、王文治、钱沣等。另外,在明代“台阁体”书体的基础上,清代进一步形成了“馆阁体”书法,笔画一致,结体呆板,没有变化,毫无生气。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