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墨客故事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民间故事儿童故事励志故事爱情故事幽默故事恐怖故事传奇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谜语故事校园故事名人故事故事杂赏文史故事

    《成语故事 一国三公》

    所属:成语故事  |  阅读:450次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给大夫士下命令,让他在蒲地、屈地为公子重耳和夷吾修筑城池。夷吾嫌修得不够坚实,就向父亲告发了士。晋献公把士找来,当面问道:

    “你为啥那么粗心,不把城池修得牢固一些呢?”

    士回答说:“我听人讲,没有原因而犯愁的人,忧愁必定会来;没有战事而筑城,城一定会被贼寇利用。现在我接受命令为二位公子修城,如果修得不坚固,恐怕要担负对君主不恭敬的罪名;如果修得坚固,只怕会为敌寇提供阵地,又要承担对君主不忠的罪名。

    “我一旦失去了对君主的忠诚和恭敬,还怎么为君主做事呢?《诗经》上说,用贤德来安定国家,则子孙后代才能像城那样坚固。我看三年之后,说不定在那里要发生战争呢!”

    士回到家里,写了一首诗哀叹这件事,诗中说:

    穿狐皮衣服的贵人啊,

    多得像茸毛一般;

    一个国家竟有三个君主,让我听谁的才好?

    后来,晋献公对重耳厌烦起来,果然派宦官寺人披带兵去蒲地讨伐重耳。重耳见势不妙,飞快地越墙而逃,投奔狄国去了。

    一国三公

    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中医文化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商城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