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丹青不忘故里 宁波慈城画家邵秉坤捐赠80余幅画作
- 所属: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 阅读:593次
“有一句话叫做‘乡音未改鬓毛衰’,我从小生长在慈城,故乡的山水哺育了我,也哺育了我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所以我热爱故乡,有着满腔的家国情怀,来怀念我的故乡。我要把我的艺术作品落叶归根,回报故乡父老乡亲的赞美。”4月16日,“墨境乡情归故里”邵秉坤艺术展在宁波慈城美术馆举行,87岁高龄的慈城画家邵秉坤先生将自己新创作的50余幅作品以及慈城新城邵秉坤艺术馆内的30幅作品悉数捐赠给家乡,帮助打造绘画艺术的展示、教育、交流、研究和创作的学术平台,推动慈城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捐赠仪式(慈城镇供图)
邵秉坤于1938年出生于慈城,曾就读于慈湖中学,1959年,他考上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吴冠中、张仃、娄师白等大师。多年来,邵秉坤大胆探索水墨画技法,他创新地将油画的立体空间、光影明暗的技法,运用到水墨画中,将点、线、面三元素结合起来,吸收多种画法的优点。因此,他的画既有水墨的淋漓尽致,又有版画的简练概括,也有油画的细腻刻画,是多种画风的融合,在画坛独树一帜。他的水墨作品被浙江展览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及多家国内外知名画廊收藏。
邵秉坤作品(慈城镇供图)
一方乡愁情,一潭慈湖水,浸润了丹青画卷。在艺术展现场,慈城的街巷、山水成为了画作的主角,邵秉坤用其独特的画法将叫人魂牵梦绕的家乡点滴跃然纸上。几十年的光景,沧海桑田,记忆中故乡的模样模糊又清晰,邵老是如何真挚地在画作中呈现故乡之美?“美的东西都是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所以我画什么,也是尽可能地结合实际。美的地方是故乡的山水,我通过写生的方式,以及整理一些旧照片,还原画面整体感和空气感,带着对故乡的怀念,在画中表达我的故乡美景,让更多人看到慈城的美。”邵老分享了在慈城成长的过往,他说自己的艺术启蒙就是小时候隔着文化宫的玻璃窗看画家作画,在他心里就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活动现场(慈城镇供图)
现场,还有不少邵老的亲朋好友前来捧场。“这就是我老家的巷口!”不少观众在望到画作第一眼时就发出惊喜低呼。“我们是初中同学,他从小爱画画写字。你看他的风景画,和我们慈城的照片是一模一样的,一看就能认出慈城的大西门、大东门、德星桥等等。他能把画和人的情感都表达出来,把人间的美、地方的美以及对家乡的热爱的感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特别喜欢他的画,他的画展每次我们都来参加。”市民郑琬瑜表示。
本次开幕式还邀请了新锐青年设计师,将邵秉坤的部分画作衍生制作为文创产品,包括靠枕、马克杯、保温杯、文化T恤、晴雨伞,随后将在艺术展中一一展出。
“邵老的作品是慈城文化建设中的璀璨结晶,慈城将通过更多的形式将这一张张亮眼的文化艺术名片向外界展现,浓厚艺术慈城、风雅慈城的文化氛围,也为广大书画文艺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不断培养、普及和提高民众对高雅艺术的兴趣爱好和鉴赏水平,为推动地方文艺繁荣和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慈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欢迎更多的像邵秉坤先生这样的甬籍人士回家乡,关心家乡,支持家乡的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