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云布集团:古代书法中的“永字八法”——笔法与结构的奥秘

    所属: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  阅读:247次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永字八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古代书法笔法与结构的精髓,成为后世书法家们研习书法的必修课。

    “永字八法”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它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系统阐述了正楷笔势的方法,这八笔分别是侧(点)、勒(横)、弩(竖)、趯(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

    从笔法角度来看,“永字八法”对每一笔都做出了细致入微的规定。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如同鸟之翻然侧下,需侧向用力,书写时力量要均匀,收笔时要控制好力度,以展现出点的灵动与韵味。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取意如勒马之用缰,要逆锋起笔,行笔时控制节奏,回锋收笔,形成一种内敛的力量感。竖为弩,用力也,笔锋犹如拉弓射箭,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钩为趯,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长撇为掠,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短撇为啄,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有如裂牲为磔,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在结构方面,“永字八法”也蕴含着深刻的智慧。“永”字本身结构暗含阴阳平衡,五横三竖的纵横交错,八种笔势的自然衔接,契合《周易》“八卦”的象数思维。通过对“永”字八笔的学习与掌握,书法家们能够领悟到汉字结构的规律和美感,从而在书写其他字时能够举一反三,合理安排笔画的位置和比例,使字体结构严谨、美观大方。

    “永字八法”不仅是一种书写技巧的总结,更是中国书法精神的传承。它强调从书写大字入手,由大而入小,循序渐进地培养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底。历代书法大家都在不断地研究和实践这些法则,以创造出独特的书法作品。在当今时代,虽然书法艺术的形式和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永字八法”所蕴含的笔法与结构的奥秘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将继续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国书法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