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最新个展“芜”开幕,从荒蛮中感知生命的苍莽
- 所属:艺术先知 > 艺术展览 | 阅读:681次
从右至左:龙美术馆馆长王薇,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艺术博物馆文博厅袁绍珊馆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校长庞茂琨,澳门立法会议员及何鸿燊博士基金会主席梁安琪,艺术家李强,艺术家罗中立,艺术家周春芽,艺术家丁乙,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袁皓合影留念。摄影:徐俊
今天,艺术家李强的最新个展“芜”在龙美术馆(西岸馆)隆重启幕,展览由王鹏杰担任学术主持,刘媛执行策展,呈现了2019年以来李强创作的50件绘画作品。
龙美术馆馆长王薇介绍:“本次展览是龙美术馆与李强的第二次合作,2018年,龙美术馆(重庆馆)成功举办了李强作品展,艺术家通过画玉兰、画花园等具体物象,带来视觉愉悦。本次展览作品让我看到了李强的改变和突破——从具象走向抽象语言,从浅层再现走向更深层的情绪和精神表达。伴随着艺术家心境的改变,作品画面被有意破坏,传递出残破、复杂、偶然和不可知性,艺术家从这些荒蛮的场景中感知到了新的东西——一种真切、苍莽的生命气息,也激发了自身的生命意识。”
“李强:芜”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展期:2023.11.4-2024.1.14,摄影:shaunley
“芜”,在王鹏杰看来,是荒芜,充满着悲壮感、厚重感和苍莽感。李强近五年来不断关注社会现实,加上生活经历的沉淀,对绘画要求有了质的变化:他不再认为唯美的、完善的技巧和画面就足够支撑一个艺术家工作的逻辑,绘画应该更加真实的向自己的感觉敞开。
本次展出50件作品,基本都是2019年的新作,李强放弃了过去非常绚烂、曼妙的笔触和颜色,变得更加克制,比如用了灰色,甚至大量黑色。在灰色下面,用很多黑色作为衬,使整个画面的力度和韵味都沉下来。画作的内容也没有过去那么具体,要表现出来这是一朵花、这是一个场面等等,李强完成的是一个感觉的解放,从写生的、图像化的、形式化的状态,开始走向身体、精神和直觉。
“李强:芜”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展期:2023.11.4-2024.1.14,摄影:shaunley
李强出生于1962年,1981年考入四川美院绘画系,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李强从附中上学至留校任教,接受了当时最完整的学院绘画专业训练。从80年代至今,其绘画状态大致经历了形式化、图像化和知觉化三个阶段,近五年则侧重于绘画的身体性和精神性,逐渐形成了属于他自身的绘画道路。
文 | 王鹏杰
本次展览大部分作品不再有明确的画面主体。从内容上看,野地花草丛生,植物在其油画中似乎首次释放出真实的野性。从色调上看,原来雅致和清新的色调变成了更深沉、厚重的灰色。从画面痕迹来看,此前温润可人的色层突然斑驳、粗粝起来,有满目疮痍的意味。琐碎、粗犷且有些突兀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全息开放的混沌时空。画家的感觉逐层展开,枯荣并存的造型意味使此画面具备多重时间的悖论感和压缩感。延绵的画面让观者更沉浸于观看行为中,可以不把这些画当作花、草来观看,可进入这情绪浓烈又保持理智的复杂感觉世界中,慢慢寻觅引发潜意识活动的路标。
从“花间”走向“芜原”的主题拓展,除了得益于语言探索的推动之外,画家对生活的认知变化更为重要。作为一个艺术家,李强似乎因现实的逼仄而体验到宏大的悲剧感和荒谬感,对自身既丰富多彩又荒唐无力的生命旅程有了更强烈的自觉。在偶然的短途旅行中,他发现了一片荒草地,这些衰败又顽强的野花乱草引起了他的兴趣。回到工作室,他开始以旅行拍摄的图像作为素材开始了色粉和油画创作。从这批描绘荒野的画作开始,他有意去触摸衰败与死亡,尽量去除修饰和装扮,精神生活的荒芜化驱动其绘画走向朴素的内在超越之路。
《2020 No.1 》,210×400cm,布面油画,2020
《2020 No.4》,150×210cm,布面油画,2020
《虎峰山的野草地 No.5》,90×90cm,纸本色粉,2021
尽管荒芜之野这一意象看起来颇为荒凉、颓败,却因抛却了冗余的脂粉而引导画家以最大的诚意与自己的灵魂进行交流。草的混乱与羁绊之中包含着画家急促的动作和表现的本能。李强不像过去那样慎重地控制画面,更能接纳自己身体的真实感觉,构造画面不再依靠娴熟的技能,动作变得更加激动,不再围绕明确的主次关系去施展手法,画得信马由缰。这一工作方向越来越清晰,抽象化的野地是关于所有生命的普遍喻体,这开阔的生命意识赋予了这些新作不同以往的精神力度。
就精神和身体的解放而言,他最近以水塘为主题的一批新作更为彻底。水无常形,他无需刻画具体、琐碎的形状和质感,眼、手与心松绑了。他的笔触更凌厉和野蛮,色彩的运用更主观和自由。很多时候,他的身体性越过了理性。这些具有潜意识意味的绘画痕迹多被保留在画面上,也说明了李强对肉身反应和意识流运动的认同。对这位章法严谨的画家而言,他在这些画中首次突破了知觉的束缚,在实践中否定了自己过去所受的技术规训而获得身体的自由。
《2019记忆中的松树 No. 8》,90×90cm,纸上色粉,2022
《2019记忆中的松树 No.7》,90×90cm,纸本素描,2021
《列德池塘 No.1 》,160×180cm,布面油画,2023
《列德池塘 No.6 》,160×180cm,布面油画,2023
展览中的这些绘画是李强不断从“旧我”中挣脱出的痕迹。他既时刻关注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又渴望借助极致唯美化的精神氛围寻求心灵的解脱。无论是在场,还是解脱,对他而言都是重要的。他本人的持续努力,使其精神世界的稳健性与变异性不断拉扯,为绘画实践逐渐走向自觉创造出宝贵的契机——“明心见性”的迹化。他逐渐卸下很多技术“装备”,向一个更真实、赤诚的画者回归,在反抗自己审美惯性的过程中展示了决心和渴望。近作中那些奇崛的形色伸张着奋勇的挣扎之力,画中不断闪现的锋利、纯粹和野性昭示着他趋向内在解放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