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书

    所属:艺术先知 > 诗词文赋  |  阅读:281次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选自《国学宝典》之《全唐诗》卷0059

    【作者】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耆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

    【注释】

    [1]削简:简,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用竹片削制而成。《韩非子·外储说上》:“昭王读法十馀简而睡卧矣。”《汉书·艺文志》:“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谓用一种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书刀来修削竹简或木简上的文字。

    [2]龙文:龙形的象形文字。传为庖牺氏时的古文字。汉·班固《宝鼎》:“宝鼎见兮色纷纭,焕其炳兮被龙文。”

    [3]鸟迹:鸟的爪印。汉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4]河图:相传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作龙图。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既所谓“河图、洛书”。八卦:又称“伏羲书”。伏羲取法以画八卦生蓍法。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5]洛范九畴:洛范,洪范。《汉书·王行志》:“禹治洪水,赐《雒书》,法(取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洪范指九类治国的大法,亦称九畴。

    [6]满:春光充盈。

    [7]骨气:体貌气质。后多指刚强不屈的人格及操守。喻书法的笔力和雄健的气势。

    [8]入木:指书法笔力劲健,有入木三分之功。《说郛》卷八七引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祝板,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祝板:祭祀写祝词的木板。

    [9]一寸:即古尺的三分。形容笔力的遒劲深厚,达到入木三分的深度。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