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文化传播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 所属: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 阅读:747次
中国日报6月23日电 6月22日上午,世界遗产文化传播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开幕。
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论坛组委会主席、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熊澄宇主持。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主任夏泽翰发表视频致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以及来自黎巴嫩的国际专家在开幕式上依次进行主旨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在致辞中指出"如何通过文化遗产和传播的有机结合让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展示更生动,交流更精彩,推动不同文明在平等对话包容中得以延续发展是高等教育者和研究者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回答的时代之题。""中国传媒大学将积极地整合校内的产学研资源,建立文化传播的研究平台,推动国际传播、网络传播、文化传播的互相支撑,共同发展。将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博策划等人才培养方向与传媒博物馆的实践教学资源打通,完善学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人才培养"。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结合北京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世界文化遗产应"更加突出价值挖掘,增强人们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更加突出系统保护,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更加突出活化利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更加突出公众参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突出交流互鉴,让文化文明成果全世界共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主任夏泽翰为论坛召开发来祝贺视频,对于世界遗产文化传播强调"世界文化遗产,要重视价值的保护,也要重视传播和交流,可持续地利用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发扬"。
在主旨发言中,四位国内外专家围绕"世界遗产国际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进行演讲。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以"让社会力量更好助力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为题,指出"推动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力量参与世界遗产事业是世界的共识。不仅仅需要国际组织的重要协调、专家学者的重点关切、政府的主导推动,更离不开社区、利益相关者以及关心支持者等社会力量的全方位参与。社会力量也为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助力。社会力量参与世界遗产保护的过程,是阐释传播、凝聚力量、凝聚共识、获得认同的重要历程。社会力量聚焦新的议题,多渠道、多层次地持续不断地以民间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拓展更广阔的世界遗产合作网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在"探源工程所见文明交流互鉴"的发言中提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把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考古发掘实证中华文明是历史真实。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研究中华民族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域外其他文明的交流。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传播"的发言中,总结故宫集合体现了中华文化"道、礼、和"的内涵和价值,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变成人民博物馆,应跳出皇家宫殿的场所,把它作为一个文化场所来对待。聚焦世界遗产文化传播,传统的展览一定要把古代的文化和今天这个时代紧密结合。在数字化时代,必须要抓住数字技术,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建立数据库,让更多的展示,更多的传播,更多学科的加入进行价值挖掘成为可能。
来自黎巴嫩的国际专家,阐释了文化遗产保护、解释和展示以及建立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工作和意义。
22日下午,"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熊澄宇在会议上宣布,为了更好服务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经学校同意,"文化发展研究院"拟更名为"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将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同推进研究院建设。与会专家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力量等角度共谋发展、共绘蓝图。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清华大学吕舟教授、山东大学姜波教授、暨南大学陈平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以及黎巴嫩、阿尔及利亚、印度、韩国、泰国5个国家的国际嘉宾从 "世界遗产国际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世界遗产的价值传播与新技术应用"和"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物态展示与阐释"三项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