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剽窃史话
- 所属:艺术先知 > 趣闻杂谈 | 阅读:3207次
- 图书剽窃现象自古有之。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有这样的话:“毋剿说,毋雷同。”其注曰:“剿,犹掣也。取人之说为己说。”[1]这里的“剿说”作为一种不良现象而提出,其含义实际等同于后来的“抄袭”、“剽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图书抄袭现象。
入汉以后,抄袭现象已较为普遍了。汉代实行“郡举孝廉”制度,同时“又有贤良、文学之选”,读书人通过经术、文学才能的选拔,也可以入仕为官。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2]。有些待诏之士,自己没有学问,只好偷窃他人现成的文章来冒名顶替。因此,清代史学家赵翼《陔余丛考》引东汉蔡邕奏疏说:“昔人亦有窃人著作者,蔡邕疏云:‘待诏之士,或窃成文,虚冒姓氏’,是汉末已有此风。”[3]
汉代的两部文献《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曾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核心就是谁抄袭了谁的问题。《文子》是继承和发展老子道家学说的一部重要著作,早期一般认为它是伪书,这主要是受《汉书·艺文志》的影响。《汉书·艺文志》著录《文子》为9篇,其注云:“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此说一出,后世多以为《文子》是伪书。但1973年河北定县西汉中山怀王墓出土了竹简本《文子》,证实《文子》在西汉就已经存在了。其实,无论是竹简本《文子》还是传世本《文子》,都只称“平王”,并不特指“周平王”。徐文武先生在《〈文子〉在楚国成书的新线索》[4]一文中,从竹简本《文子》中找到了与文子对话的“平王”为“楚平王”的佐证,这样《汉书·艺文志》斥《文子》为伪书的理由就难成立了。
通过对今本《文子》与竹简本《文子》的比较发现,两者不是简单的同书异本关系。它们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今本《文子》在思想上虽然与竹简本有呼应之处,但对竹简本思想的继承和保存只占次要地位,更多的是训释、发挥、增删、甚至割裂和背离,这说明今本必晚出于竹简本。班固之后,竹简本《文子》的散佚跟儒学的一家独尊有很大关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汉章帝又召集儒生“讲议五经同异”,由官方统一解释儒家经典,进一步确立了儒学的地位。作为道家著作的《文子》本来就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加上谶纬盛行,它受到冷落以至于散佚是很自然的事情。
今本《文子》与竹简本《文子》差异较大,但却与《淮南子》在章节文字上有大量重复。据张丰乾先生统计,今本《文子》与《淮南子》有80%的内容完全重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献征引问题,而是抄袭问题了。而关于两者谁抄袭谁,学界历来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今本《文子》大量抄袭了《淮南子》;也有学者坚持认为《淮南子》抄袭了《文子》,而今本《文子》大体可信;还有学者认为《文子》和《淮南子》相互抄袭;另有学者认为,《文子》和《淮南子》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而是它们有共同的来源。
《文子》又名《通玄真经》
张丰乾先生认为[5],从班固所注《文子》内容来看,他所见的《文子》在文体上与竹简本是一致的,都是问答体。班固生活的年代跟中山怀王下葬的年代相去不远,且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本刘歆《七略》而来,刘歆生活的年代距怀王更近。刘歆及班固所见《文子》都为9篇,且都是问答体,当与竹简本《文子》差异不大。因此,今本《文子》的出现不会早于东汉。这样从时间上说,《淮南子》不可能抄袭今本《文子》。今本《文子》和竹简本《文子》相对应的部分恰恰是《淮南子》所无者,这也证明了今本《文子》确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竹简本《文子》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但今本《文子》的其余大部分内容都能在《淮南子》中找到原文。这说明今本《文子》在抄袭《淮南子》时,作了文字上的润色,改正了明显的错误,但也有对《淮南子》原文的误解与背离。兹举一例:
《淮南子》多用典故人名,而今本《文子》不明其意,往往据字形及段落大意妄改之。如今本《文子·上德》有“虽未能见”之语,在《淮南子·缪称训》中对应为“离朱弗能见也”[6]。其实,“离朱”是人名,古之明目者,《庄子》和《孟子》都有提到,如《庄子·外篇·骈拇第八》:“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7]《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汉赵歧注:“离娄者,古之明目者,盖以为黄帝之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8]今本《文子》不解“离(離)朱”为谁,而据字形改为“虽(雖)未”,给后人留下了抄袭的痕迹。
[1](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38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60下·蔡邕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1996
[3](清)赵翼.陔馀丛考·卷40·窃人著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829
[4] 徐文武.《文子》在楚国成书的新线索.江汉论坛,2005(3)
[5] 张丰乾.试论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系——兼为《淮南子》正名.中国社会科学,1998(2)
[6]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54
[7] 刘建国,顾宝田注译.庄子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159
[8](汉)赵歧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5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