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笺纸木刻画片与手迹,见证了鲁迅的艺术眼光
- 所属:艺术先知 > 趣闻杂谈 | 阅读:2642次
鲁迅先生热爱艺术众所周知,他的收藏中就有不少碑帖、汉画、笺纸、木刻与画片。
由上海鲁迅纪念馆集体编写的《华痕碎影——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先生手迹、藏品撷珍》近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辑录、该书精选鲁迅纪念馆收藏的版画、明信片、藏书、笺纸,以及鲁迅先生的手稿、题诗等墨迹,分门别类,各取其式,萃于一函,共分五函。从鲁迅藏品、手稿中既可以了解鲁迅先生,也可以见出他的收藏与艺术眼光。
曹白,《鲁迅像》
《版画》:见证了鲁迅与中国新美术的渊源
李桦,《细雨》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有许多中国第一代新兴木刻家的版画作品,数量达1800余件之多,高居国内各收藏机构之首;这些作品都来源于鲁迅的收藏,由许广平捐赠。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是借鉴西方木刻技艺,同时适合中国审美特色的现实主义艺术活动,“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积匆忙,顷刻能办。”鲁迅自谦不懂木刻,实精于鉴赏,许多木刻青年每有新作都寄赠请益,经鲁迅指导或推荐发表,我国新兴版画即由萌芽状态而发展成为美术上的重要分支。鲁迅也一直珍藏着青年木刻家的潜心之作。
张望,《出路》
这些经过时间沉淀的作品,见证了中国新兴木刻乃至中国革命新美术的历程,也见证了鲁迅与中国新美术的渊源。
《明信片》,以“画片”为载体,了解艺术之风
R.R.弗仑茨,《1917年十月之夜在斯莫尔尼宫旁》,苏联革命博物馆发行,俄罗斯国家造币厂1929年印制
明信片又被鲁迅称为“画片”,不过,鲁迅说的“画片”并不单指明信片,也指明信片形式的单片绘画印刷品。当时的现代化机器印刷水准、纸媒传播自然不如今日,画册(尤其彩色画页)印制成本高昂,因而小巧便捷的明信片、画片倒不失为欣赏名作、收藏信息的载体,以致有专门的明信片藏家出现。
日本明信片
鲁迅藏品中的明信片大多是朋友所送、代买。从使用情况看,分为实寄片和空白片两类。其中空白片全部为美术明信片,画面内容主要为欧洲古典木刻、绘画及苏联绘画、《勇敢的约翰》插图、日本雕塑、《元庆的画》和其他散片。本册从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明信片中选取了50张,并对画面作品及作者、出版印刷等信息作了介绍。
十八世纪波斯细密画《春》明信片
十八世纪波斯细密画《春》明信片局部
十八世纪波斯细密画《舞女》明信片
《藏书》:见证中国文字改革
鲁迅酷爱书籍,他自1927年10月起定居上海,当时上海是全国的出版中心,而与鲁迅关系密切的内山书店又是规模较大的书刊经营机构,这样使得鲁迅搜购书籍视野广大,藏书也日益丰富,他甚至专门在距寓所较近的溧阳路租用一个房间作为藏书室。
建国后,许广平鉴于江南气候潮湿,不利于图书保存,乃将鲁迅的绝大部分藏书都运到了北京,现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所存的鲁迅藏书有50多种,可分为中文书籍、外文书籍和辞典三类。辞典类是许广平经选择后特意留在上海的,她在《鲁迅手迹和藏书的经过》中说到:“……因陈列案头,经常为鲁迅日夕摩挲必不可缺的参考书,故仍留原处。”既是一种纪念,也便于鲁迅事迹宣传、陈列之需。
《狂人日记》拉丁新文字版,鲁迅著,陈梅译;上海新文字书店1936年6月版
中文书籍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本“新文字”版《狂人日记》,1936年由上海新文字书店出版。所谓新文字是当时中国文字改革的产物,分方法是拉丁化,即将汉字读音用拉丁字母来表示,但不标记声调,只要掌握字母发音,即可读出文字,感知内容。该书封面便全部使用新文字拼音,最上面是Sin Wenz Cunshu,即“新文字丛书”;其下是Wang Xian bianzi,即“王弦编辑”,王弦是新文字书店的编辑;正中是书名——Igo fungz di rhgi,即“一个疯子的日记”;书名下面的括号里,写的是duanpian siaoshuo,即“短篇小说”。这本《狂人日记》,序和正文都用新文字写成,好比现在的汉语拼音读本,成为汉字拉丁化运动的见证,也是鲁迅作品特殊的版本。
《狂人日记》拉丁新文字版封底
《笺纸》:以远见卓识,抢救保护传统笺纸
笺纸就是信纸,是传统的文人书写用品,上面往往以多色分版木刻技法绘刻、套印了诸多雅致的图案,今天称为“木刻水印”,是国家级“非遗”。鲁迅喜爱中国传统笺纸,上世纪30年代他与郑振铎合编了一部《北平笺谱》,收录木刻套印彩笺三百余幅,以其远见卓识,抢救保护了这批艺术珍宝。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的藏品中,有一批鲁迅遗存的笺纸,虽较为零散,却也反映了鲁迅与笺纸的深厚情缘。
张兆祥花卉笺
这批笺纸,以上海九华堂出品为多,题材也很丰富,包括山水、虫鸟、花果、佛道人物等,有些明显是成套出品,且有不少文人诗画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鲁迅曾用心搜集九华堂笺纸,遗留的两盒笺纸多为海派知名画家所作,无论诗、画、印章,皆值得玩味。
鲁迅遗存的笺纸中,还有7种印有“朵云笺”,计花卉5种,花鸟2种,印工十分精美,应为上海朵云轩笺纸。
木版水印笺纸
朵云轩由孙吉甫创设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鼎盛之时,有“书画之家”、“江南艺苑”的美名。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开头有一段描写:“年轻的人想着30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朵云轩手工印制的信笺和扇面深受上海文人雅士的喜爱。鲁迅当初特意搜求过上海笺纸拟编集成册,那么朵云轩笺纸照理是不会遗漏的。
木版水印笺纸
《书法》:源于帖而出于碑,书写无一草率
作为一代文化巨擘,鲁迅留下的墨宝非常丰富。鲁迅所书写基本是毛笔字,大多时间用的是那种“绍兴卜鹤汀双料金不换” 兼豪小楷笔。
就形式来说,鲁迅遗迹第一类是书稿,第二类是题字、书赠友人诗词等大尺幅墨迹,或许这才是世俗意义上的书法作品。第三类是日记与书信。
鲁迅书稿
就规模而言,已经出版的鲁迅手迹图录尚称可观,并且涵盖其主要创作时代;鲁迅享年未长,其书法面貌虽然前后略有不同,但遗存墨宝以中后期为主,基本保持在稳定的状态,风格比较清晰完整,他本人并不刻意保留自己的墨迹,但书写时素来认真细致,无一草率。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手稿
鲁迅行书取法自然,笔力雄沉,源于帖而出于碑,略带隶书意趣,简淡古雅,笔墨遒润,线条气韵内涵,章法萧疏自然。
总体来说,鲁迅的手迹,以书法艺术的角度去鉴赏,完全相合于他在文学、思想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地位。
鲁迅手札
《华痕碎影——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先生手迹、藏品撷珍》书影
注:《华痕碎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华痕碎影》之《版画》篇,乐融选编并撰文;第二部分:《华痕碎影》之《明信片》,李浩选编、撰文;第三部分:《华痕碎影》之《藏书》篇,施晓燕选编、撰文;第四部分:《华痕碎影》之《笺纸》篇,乔丽华选编、撰文;第五部分:《华痕碎影》之《书法》篇,顾音海选编及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