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书店:70年 守护精神家园
- 所属: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 阅读:1733次
王府井书店内景
读者在王府井书店挑选图书
1970年扩建后的王府井书店。资料图片
编者按:4月23日,即将迎来第二十四个世界读书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走进享有美誉的王府井书店,倾听读者与书70年的点点滴滴。
王府井步行街十分热闹,在“70”字样的王府井书店店庆标志物前,人们纷纷驻足留影。
每天一开店,读者就涌进来
1949年2月10日,北平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成立,这就是王府井书店的前身。从成立那天起,这座书店便承载了读者对图书和知识的渴求。
1949年9月,第一批由莫斯科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列宁主义问题》《斯大林传》等中文版图书沿着铁路来到北京,赶在开国大典前与读者见面。
书店火速调配人力,分批去火车站提货。尹世昌是其中一员。在他记忆里,这批图书用道林纸印刷,分量很重。“1个麻袋大约有80本书,扛起来特别沉,装满1辆卡车后,大家都筋疲力尽。”最终,这批中文精装本如期上架。
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和文化的春天,也造就了“书店一开门,读者排大队”的王府井大街一景。国家动用储备纸紧急重印《子夜》《家》《悲惨世界》《哈姆雷特》等35种中外文学名著,供不应求。
“那会儿读者看书买书,还是营业员从玻璃柜台往外拿。每天一开店,里三层外三层的读者就涌进来,有时柜台玻璃都被人流挤碎。”楼层经理艾康明在王府井书店工作了40年,即将退休的他回忆起刚到书店工作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人太多啦,我们就改成了开架售书。结果有的书都来不及上架,运到大门口读者就等不及了,我和同事一个人找书一个人收钱,直接在大门口就卖完了。”
“金街”上建起文化地标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王府井大街成为寸土寸金的商业中心,面临整体改造。黄金地段还要不要文化企业?如何取舍?
读者的行动是对书店最好的支持。“朋友,友谊万岁,举杯痛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天长……”1994年11月13日,王府井书店搬迁前的最后一个营业日,全店职工在门前列队,向读者挥泪告别。
初冬的寒气凛冽,数以万计的读者闻讯赶来,感谢书店在过去45年间向公众奉献了20亿册图书。“王府井书店,我们心中的圣地。”“我们的好朋友,希望早日和你再见!”送走最后一位读者,已是晚上10点多。
在北京市政府决定将王府井书店建成文化地标后,2000年9月26日,书店重新开张,一座1.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书城回归读者的生活,一跃成为当时的亚洲第一大书城。
王府井书店不仅是买书的好去处,也以每年百余场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读者。先后有200余位两院院士、国际知名学者、各领域首席专家走进“首都科学讲堂”,通俗生动地讲解前沿科技知识,真诚坦露心路历程,掀起了一股科普热潮。“一到周末,读者就从四面八方赶来,300多人的讲堂开讲半个小时前就座无虚席,很多人一直站着听到结束。”书店营销宣传管理中心职工马竹君回忆。
馆店结合 能买又能借
走进“王府井图书馆”,可以看见原木色的桌椅和精心养护的绿植,三三两两的读者正埋头读书。在东方广场工作的陶舟说:“这里可以买书,还可以借书,我们有空就来。”
书店还能借阅?原来,这是王府井书店升级改造的新路径之一。2018年,按照“馆店结合”模式,王府井书店与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联合创办了“王府井图书馆”。除教辅书、工具书等特定门类外,读者可以在书店1至5层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图书馆当场采购收入馆藏,读者免费把新书借回家,实现图书馆配书的“私人定制”,平均每月图书借阅册数近5000册。
让孩子的图书区更吸引孩子,也是王府井书店的成功尝试。异型书架、动物造型座椅、色彩亮丽的大吊灯……2019年,营业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怀中读·阅童馆”亮相。西侧开设儿童绘本专区,搭建活动小舞台,举办绘本讲座、阅读分享、亲子阅读等活动,营造了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场景。
电子阅读和电商给实体书店带来的压力,在王府井书店转化为创新和探索。目前,书店总销售额近九成来自图书,每年服务读者300多万,至今仍然是首都累计图书销量、服务读者数量均居第一位的书店。
“读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王府井书店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李柏林说:“我们要把最好的位置留给图书,这是国有大型书店的社会责任。”
70年风风雨雨,王府井书店见证的是新中国书店的变迁;70年心心念念,这里守护的是读者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