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书画作品装裱知识及装裱图案样式大全,值得收藏!

    所属:艺术先知 > 国宝文物  |  阅读:6017次


    图为华拓应邀为国务院会议大厅创作的巨幅青绿山水画《山高水长》,宽3.6米,高2.07米。这幅画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出镜频率最高的一幅青绿山水画。
    在以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华拓为首的“新金陵画派”第一代画家群体中,载入史册的开篇巨作是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收篇巨作是悬挂在国务院会议大厅华拓的《山高水长》。
    华拓,1940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著名画家,当代中国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的作品悬挂在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等场所,被中国美术馆等权威机构收藏,受到中外各界人士和藏家的追捧。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装裱工艺历来被视为一幅书画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传统书画作于宣纸和绫绢之上,宣纸质地纤薄、柔软,一经墨色浸染,往往褶皱不平,既减弱了墨色的神韵,也不便于观赏和收藏。


    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土书画进行装裱。



    装裱程序


    装裱主要有“托”、“裱”、“装”三大基本工序。


    “托”:装裱的第一道工序,一般称“托画”或“托画心”,是指用浆糊在书画家的作品背后加托宣纸。


    “裱”:托好的画心,要用裁板、裁刀、裁尺和锥针之类的工具,打裁纸、绢、绫、锦等装饰材料。接着,用裁好的材料把画心镶嵌起来,这道工序就是“裱”,北京话叫“镶活”。


    “装”:镶活完成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装”,也叫“上杆”或“装轴”。但在上杆之前,还要用砑石(光滑的鹅卵石)在裱件背面砑(yà)磨几遍,称“砑光”或“砑活”。只有经过砑光,才能使书画背面光滑平整、易于舒卷。嗣后再装上制好的轴杆,使书画成为一件珠联璧合的艺术品。


    如何区分手工装裱和机器装裱?


    手工装裱:纸与纸之间贴的很密实,画面很光滑,把画悬起来抖一下或用手指弹一下会有“蹚蹚”龙吟一样响亮的声音。如是负责任的裱件,裱件背面则有上蜡的痕迹,那是为了保护画心;未上蜡则看得出宣纸纹样,不光滑。反复卷放,背面起毛会伤画心的,裱件背面一定要上蜡!


    手工装裱能更好的展现出作品的墨晕,使画面不呆板。手工装裱需选择好手来裱,有些蹩脚师傅用浆问题尚未解决,导致裱件很硬,易折裂。


    手工装裱用的是小粉轻浆,只在多刷不全持糊力。裱件平整挺括,当然要装裱一件好作品那肯定是费时费力,短则数日、长则数月。优质的裱件可以反复数次揭裱而不伤画心,我国古人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就是佐证。



    机器装裱:画面显得有些虚澎,不光滑,有点粗糙,用手摸摸,有点潮呼呼的感觉;用手弹一下,会有“扑扑”的闷响。区别还是很大的。裱件背面则很光滑,那不是上的蜡,那是机裱专用的机裱纸,非宣纸,俗称洋纸,一面很糙或上了化工胶,一面则很光滑。


    机裱多用于行画装裱,粗糙呆板。好的作品切忌机器装裱,往往会把一幅好作品给毁掉了。


    字画装裱类型


    一、立轴



    立轴主要用于竖式构图,悬挂欣赏。画幅的上下左右常常有文人或收藏家题字赞赏。中间部分称“画心”,上有“诗塘”、“天头”,下是地脚。上下又有“隔水”,有的天头贴“惊燕”。起初“惊燕带”不贴实,能飘动,后贴实,纯为装饰。“画心”上下端可加镶锦条,称“锦眉”,亦称“锦牙”。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副字画还称“中堂”。


    立轴的几种装裱样式如下:


    色装:画心由一种颜色的花绫、耿绢、锦绫等材料装饰。


    诗堂装:画心上方镶接一块空白纸料,专用于题字赋诗。

     


    锦眉装:二幅以上小型画心,同由一块镶料装饰,或镶接或挖联。 


    宋式(宣和)装:始创于宋徽宗宣和年间,又称宋式裱、宣和裱,适用于扁宽画心。


    宣和装的基本装裱结构

    装框两色装


    对幅:对幅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画作品而组合。如果是画,就称为“画对”;是书法,则称为“书对”,或称对联。 

    条屏:条屏画心由一色画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其形制与立轴一样,只是多了几幅,一般为4条,也有6条、8条、12条的。

    通景屏:通景屏则由若干条尺寸相同、同空连贯的字或者画,分别由一色花绫等镶料装饰并排挂在一起。

    镜片:镜片,亦称镜心,是托裱后的画心,适用于夹放在镜框内,故称镜心。其形式横竖皆可,是一种简化了的立轴装裱形式,可装在镜框里悬挂欣赏。中国的镜框设计讲求简练,不重雕饰。

    册页:将绘画装裱成书的形式,携带、欣赏和保藏均较方便。有的册页是页页相连的,有的则是活页。因画幅不大,亦称“小品”。 


     

    横披:横披主要用于横式构图,画幅多不太大,镶边、空白视画幅的大小而定,但左右镶边、空白一般应宽于上下镶边、空白,如上下镶边、空白为一寸,则左右为五寸,横披不装轴杆,两侧均装楣条。

    手卷:手卷主要用于在桌面上欣赏,体积较小。画幅的前、后,特别是后面留有相当长的空白,供欣赏者题写赞语或鉴定意见。外有“包首”,“包首”之上贴有“题签”。前有“引首”,中为“画心”。紧连画心两边的是“隔水”,后有“拖尾”。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