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8·中国书法:40年的变革与发展
- 所属: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 阅读:1649次
赵孟頫 秋声赋 行书 纸本 34.8×182.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40年来,当代书法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学术精进,创作繁荣,优秀作者、作品不断涌现。在这一年,围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主题活动接连不断,尤其到了下半年,更是密集。
5月19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新风采上海市第七届篆隶书法展”在上海文艺会堂三楼报告厅开幕。8月19日,“长江颂·长江流域书法名家邀请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8月24日,“潮涌钱江: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兰亭书法社双年展(2018)”在浙江美术馆展出。10月19日,“翰墨新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江苏省书法精品大展”开幕,汇聚了江苏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创作。
11月6日,“复兴之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浙江书坛精英主题创作精品系列特展”开幕,11月20日,“‘走向辉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19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11月22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书法大展”分别在杭州、北京、广州接连启幕。11月26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在北京展出,109副楹联书法作品参展,联语主要由中国楹联学会组织会员撰写。
2018年,也是《书法》杂志创刊四十年,12月9日,系列纪念活动先后在上海文艺会堂拉开帷幕。
40年,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标志性意义的时间节点,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书法艺术来体现,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果,更是用艺术向这个伟大时代的深情致敬,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空缺亦是一种态度
2018年2月6日凌晨,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先生去世,享年101岁。西泠印社痛失掌门人。
2月24日,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西泠印社社员曹锦炎在孤山还朴精庐举行了纪念讲座; 2月27日,香港举行的饶公追思会上,西泠印社派代表团出席并撰长联以示哀悼;3月20日,西泠印社在杭州举办追思会,印社社员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追忆第七任社长。
2018年,亦是西泠印社创社115周年,西泠印社大旗由谁来扛,成了众人关心之事。11月13日,西泠印社115年大庆暨第十四次社员大会在杭州举行。此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社团班子,审议并通过新的西泠印社社团章程和工作报告,没有意外,社长人选空缺,刘江任执行社长,朱关田、韩天衡、陈振濂、李刚田、童衍方、龚志南为副社长。陈振濂兼秘书长,黄镇中、金鉴才、孙慰祖、王宏伟为副秘书长,增补张炜羽、陈中浙、铸公为理事。
纵观西泠印社历任社长任期,社长空缺并非殊事,或长或短,空缺期长达10年20年并不是稀罕事。
同样的,在今年的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中,金奖亦空缺。4月18日,“第三十四届兰亭书法节开幕式暨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仪式”在绍兴举行。张海、高式熊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称号,张继、龙开胜、徐右冰、李双阳、蒋乐志获中国书法兰亭奖银奖,金伯兴、甘海民、樊利杰、柯云瀚、王玺、张胜伟获铜奖。
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表示:“第六届兰亭奖金奖的缺失,是评选委员会和审议委员会通过慎重讨论,通过全体投票决定的,是基于当下书坛创作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判断,当代书法创作还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
有时候,空缺亦是一种态度。
经典作品频现 大饱眼福
《万岁通天帖》来了,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上阳台帖》展出了,《石鼓文》旧藏善拓与大家见面,齐白石的书法罕见聚集,《草书法华玄赞卷·第六》首次露面,2018年,可以说是大饱眼福的一年。
12月20日,中国古代书法展(第二期)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开幕,展出馆藏珍品41件/组,从先秦开始至清代结束,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反映中国古代书法的基本变迁轨迹。本次展览中,作为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国宝——《万岁通天帖》再次走进观众的视线,其曾于2月13日至3月4日在辽博短暂展出。此外,唐代狂草书法代表怀素的《论书帖》、宋代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的《书翰文稿卷》、“赵体”书风创立者赵孟頫的《欧阳修秋声赋》等悉数亮相。
1月30日,“石鼓墨影”展览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云在楼开展,作为故宫代表性珍藏品的石鼓可谓是人气爆棚,此次汇集明清以来十数件《石鼓文》旧藏善拓、翁同龢、吴大澂、吴昌硕等名家临本及当代名家临创新作,让观众近距离接触石鼓。为期一个月的“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是张伯驹鉴藏书画的一次大汇聚,而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上阳台帖》,时隔5年后再次展出。6月15日至9月2日,“翰逸神飞——苏州博物馆藏历代书法名品展”展出苏州博物馆馆藏元明以后书家30余人的作品,包括元钱良右,明沈周、祝允明、徐渭、王铎,清郑簠等的作品真迹。
此外,海外的书法圈亦是热闹。2月10日到4月8日,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展出“王羲之与日本书法”,把日本历代流传下来的王羲之书法作品和日本早期书法家的代表性作品作了一次系统展示。
每次精品的亮相都会吸引极大的社会关注。一方面,体现了大家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衷;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注理论教育与新生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已经有一百多所,开设书法选修课程的高校更多,高等书法教育的成果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关于书法教育的研讨会、展览层出不穷。
3月16日,河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十周年教学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北京)举行。8月23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优秀成果展”走进日本,作为重要议程,日本之行以期中日两国高等书法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优秀成果规模性大展第一次走出国门。
7月7日至8日,第十一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该研讨会自1998年召开第一届以来,已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国成功举办了10届,有20年历史。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书法教育界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研讨会。10月17至18日,“中国书法史:观念与契机国际讨论会”在宜春学院举行。
11月25日,经过为期半年选拔的“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幕。198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发现了一大批书法人才,对后来的书法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次展览197位作者入展,共展出212件作品,是我国当代高等书法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为年轻人提供展示平台,以评选为手段,以展览为载体,以推陈出新为目的,激发青年艺术家的热情与能量,促进书法家队伍梯队的建设。
是非曲直 圈中百态
同样,2018年也是多事之年。
一直被诟病的“代笔”、“抄袭”等现象在今年频发。9月,“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部分入展作品涉嫌违规抄袭等问题;10月初“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中,中书协对部分入展作者进行抽查面试,有3名作者未通过面试考核;“陆维钊奖”浙江省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也接到反映,有三位作者的作品有代笔嫌疑;在近期刚展出的“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展”中,也发现了这些现象。发现这些问题后,主办方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应,并积极调查,秉持“绝不姑息”的态度。
在这一年中,两件由网络引起的书法事件被刷屏:4月,由于各种原因,沃兴华在四川的展览被叫停,6月,一段视频在网上被“疯传”,“邵岩”、“射墨”这些词汇也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一时间,关于“丑书”、“江湖书法”等词被热议。
发现问题,立马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态度;而对产生的文化现象有不同角度的探讨,更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