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孙瀛洲告诉我们:民国时的赝品已经满天飞了

    所属:艺术先知 > 投资收藏  |  阅读:2814次
    宋代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居然在当时,就有其他地方窑仿造,虽有粗细之分,但也能风行于世。


    至于元代,仿制古瓷之风有增无减,如蒋祈、彭均宝等都因仿制宋代器皿曾煊赫一时,迄今声誉未衰。


    到了明代,这种爱好古瓷的风气日盛,由永乐、宣德、成化开始,便有不少仿制宋五大名窑作品;


    后来,从正德官、民窑开始,出现了专仿当代宣德、成化的瓷器。再以后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民窑,也都竞相模仿永、宣、成窑瓷器。


    当时最负盛名的如崔国懋,所仿的宣、成窑器皿,时称:崔公窑瓷,四方争售。


    还有周丹泉,他仿的宋代名窑瓷器,即使善于鉴别的博古家亦为所惑,文献中记载:逼真无双,千金争市。


    清代初期,制瓷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为制作仿古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加以皇帝们嗜古成癖,使得仿古之风变本加厉。


    最牛的是康熙时期,郎窑所仿的明代宣、成窑瓷器,不仅相当成功,而且恢复了自嘉靖时失传一个多世纪的永、宣宝石红釉。有记载说:仿古暗合,与真无二。


    清光绪晚期至民国初年,仿古器物又一次大量涌现,由唐代直到清末,几乎无不仿制。同时,仿古的方法也更加多种多样:


    如用所谓复窑、提彩、补釉、补缺、套口撞底、旧坯新彩、新物旧款,还有旧胎刻填加彩、加暗花等,堪与真者竞胜。


    其中较著名的如:


    河南老艺人擅仿唐三彩、宋钧及宋黑釉油滴、酱釉加彩;
    山西老艺人擅仿宋代刻花、划花、剔花的黑白器皿;
    浙江老艺人擅仿唐、五代名窑及宋、明龙泉窑......


    日本商人也很过分:


    他们带来的日本仿宋、明龙泉窑、建窑兔毫盏,仿明万历五彩、青花和德化窑等瓷器,也不在少数,都是在中国加工、做旧、配囊匣和木座后,又辗转卖回日本。


    孙老先生说的这些,还只是截止民国时期的仿古。如今高科技时代,据说景德镇里有一些深宅大院,专门秘密制作古瓷......真相扑朔迷离,令人不寒而栗。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