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中国古代皇家,乐于豢养那么多珍稀的犬类

    所属:艺术先知 > 国宝文物  |  阅读:3467次
    虽然狗被驯服有很长一段历史,但是中国的古代文人画卷中鲜少有专门描绘狗的。
    不画它的原因很简单,相比于山水花鸟,狗的意趣不够高。
    有人可能会说,狗的烟火气不是很浓吗?
    市井的图卷应该也有狗吧?
    但其实恰恰相反,在中国古代绘画里,狗的烟火气不在市井,而是在宫廷的皇家里。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现藏于辽宁博物馆

    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是中国现存出现狗较早的绘画作品,
    里面有美女逗西施犬的画面,
    不过狗在其中并非作为主要表现对象。
    到了明朝有了专门画狗的图,比如仇英画过《番人牵狗图》。

    明,朱瞻基 《御临黄荃花鸟卷》



    明,朱瞻基 《秋塘群鹭图》
    世人都知宋徽宗《瑞鹤图》精才艳艳,瘦金体冠绝古今。
    殊不知明朝也有一位爱书画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他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无不臻妙,

    算是中国古代皇帝中最高一级的丹青票友,《双犬图》便出自他之手。

    明,朱瞻基,《双全图》

    熟悉中国古代绘画的人都知道,古人其实鲜少了解动物的骨骼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艺术家画不出动物的传神之处。

    《双犬图》中兰花飘逸,双犬悠闲散步,神形毕肖,生动写实。
    画犬以没骨法与钩勒法巧妙结合。
    善用淡墨渴笔表现皮毛的质感,用线勾首、爪,产生虚实相合之感,精妙绝伦。

    明,朱瞻基,《一笑图》

    到清朝的时候,因为民族的关系,康熙、雍正等等君主都是爱犬人士,对于热爱打猎的民族来说,狗又有了“智勇忠诚”的形象。

    甚至当时四位宫廷洋画师中的两位郎世宁、艾启蒙都曾画过《十骏犬》。

    在艾启蒙的《十骏犬图》册中,绘制了世界各国进献给乾隆的十种希世名犬,均为清宫豢养。
    绘制之时又逢中国传统狗年,画家欲借此图表达“吉年祥兆、忠君爱国”的心愿。
    作者以西方的素描技法,运用解剖学,以短细的笔触一丝不苟地刻画出猎犬健美的体态和皮毛的质感,具有极强的写实性。


    猎犬作为清帝在木兰秋狝中的主要助手,深受皇帝的喜爱。
    行围时,除了持有长枪、火器的八旗子弟辅助皇帝猎获猛兽外,另有鹰狗处(平日为皇帝豢养鹰犬的机构)随扈左右。
    每幅画的对开上均标明犬名,对宫廷御用犬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可以看出乾隆对犬的热爱。
    画中的衬景山水是中国画家创作的,中西画家携手创作是乾隆朝宫廷绘画的一大特色。

    这些清宫的狗中,包含许多珍稀的种类,郎世宁的笔下甚至还有藏獒、西洋犬的出现。
    如果不是皇帝对爱狗有足够的任性,也难以收集这么多品种。
    所以养狗这种爱好,在古代也是一个属于皇家的乐趣。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