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故宫文物南迁秘闻 在乐山8年1.6万箱文物无一损坏

    所属:艺术先知 > 趣闻杂谈  |  阅读:2087次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馆藏重点文物,故宫博物院曾将众多文物南迁。 清明上河图、翠玉白菜……一大批如今蜚声中外的国家宝藏,曾经在四川乐山安放8年。


      在省人大代表、乐山市副市长周伦斌看来,这是值得被记忆和研究的八年。在本次省两会上,他提出建议——把故宫文物南迁遗址纪念公园建设列为全省重大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在乐山建设故宫文物南迁遗址纪念公园。

      目前,乐山市已经成立了专门机构,组建“四川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并着手编制故宫文物南迁遗址纪念公园规划。

      在乐山安谷镇,耄耋老人王联春正在紧张准备,2月4日,这里将有一场座谈会——来自北京的专家将与当地政府一起,探讨规划的具体细节。

      乐山“护宝”8年

      16000余箱文物无一损坏

      周伦斌介绍,跨越近80年,乐山与故宫结下一段不解之缘。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馆藏重点文物,故宫博物院曾将众多文物南迁。1939年,先后有7287箱文物转运乐山峨眉,9331箱文物迁至乐山安谷,一直在两地保存至1947年,时间长达8年之久。“故宫文物在安谷和峨眉的8年,没有丢失一件,也没有发生一起损毁事故。政府与民众为转运、保护这批故宫南迁文物开展了大量工作,时任院长马衡还曾为安谷留下了‘功侔鲁壁’的题字。”

      周伦斌介绍,这批国宝从宜宾沿江而上,乐山民众用肩膀拉着船逆流前行;故宫文物刚至乐山,老百姓主动腾出房屋、祖祠安放文物;乐山遭遇日军轰炸,当地发动紧急搬迁,和故宫人一起转运文物;存放期间,国宝里的丝织品、字画每年都需要防霉晾晒、木箱坏了需要修补,并多次接待内迁大学的教授、学者进行抄录、研阅等,均未发生过任何差错……

      “乐山民众保护文物与故宫人视文物为生命的精神,都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这不仅是乐山的,也是四川的、全国的。”

      用尽一生积蓄

      老人建馆留住“战时故宫”

      “我是文物南迁的同龄人。”声音洪亮有力,几乎听不出来王联春快要80岁了。说起故宫文物,他记忆犹新,“我还是小娃儿的时候,天天到里边去耍,听过好多文物的故事。”

      王联春投入一生积蓄2000多万元,于2008年11月10日动工开建“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2010年6月15日,这座全国民间唯一一座以抗战文化为背景、故宫文物南迁为主题的公益性历史资料陈列馆——安谷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落成开馆,经过几年努力,初步形成1300多平方米的文博展览雏形,每年免费接待海内外参观者逾万人次。

      周伦斌建议,把故宫文物南迁遗址纪念公园建设列为全省重大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并请省文化厅牵头,加强指导、协调、督促,加快在乐山建设故宫文物南迁遗址纪念公园,力争用3~5年的时间有形象进展,5~8年的时间基本建成。”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