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齐派”篆刻 为何凋零?

    所属:艺术先知 > 趣闻杂谈  |  阅读:2484次

      芥堂
      一部流派印史,“齐派”最令人匪夷所思。
      皖派、浙派、徽派、吴派等各派或绵延二百余年,或泽被宇内各地,名家辈出,群雄继起。
      唯“齐派”除开创者白石而外,虽自称“齐派”篆刻传人者夥,而所谓有成就者,似仅南京陈大羽、吾乡李立二人。
      芥堂看来,二人皆仅得白石篆形,均难独立成家。陈取其强悍,而失之粗野;李得其俊雅,却失之孱弱。
      故“齐派”一门,于流派印史虽光辉熠熠,而撑门面者,白石一人而已。
      何哉?
      白石木匠出身,农家本色,诗者才情,天才悟性,哲人识见,且均入骨髓而一注于刀。印即白石,白石即印,所谓风格即人,人即风格。
      白石集大俗大雅于一身,气格、气韵大雅,结字、结篆大俗,却能将二者恰到好处平衡于印面,所谓俗之一分则野,雅之一分则腻。艺术史上,能将雅俗如此精准拿捏者,以芥堂浅陋,至今未见他人。
      而学白石者,徒知学其形,学其学,而不知“我”化白石,“齐派”篆刻凋零可知矣。
      白石论艺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岂不慎之?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