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郭志波:晋江七旬“画痴” 钟情民间绘画半世纪

    所属:艺术先知 > 艺术名家  |  阅读:2292次
      八仙过海、华光救母、《四游记》……这些对多数人来说略有耳闻的民间故事或神怪传说,对76岁的郭志波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他不仅能侃侃而谈,更能把这些民间故事以绘画来呈现。
      郭志波自幼喜爱绘画,自年轻时成为眠床画师之后,钟情民间绘画半个多世纪。他笔下的古代人物、神怪传说等都是民间文化的直观展现,如今他正忙着将这些画作集结出书,希望这一传统文化能流传下去,让后人获益。

      在郭志波家中的简易画室里,墙上和桌上都布满了近年来的画作。
      自幼爱绘画 从“床上”画到“墙上”
      76岁的郭老自幼成长于晋江金井镇钞岱村的普通农家,与大多农村孩子不同的是,他自幼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曾是戏班班主,小时的郭老就常帮父亲画戏服,也擅长画人物画。而其父又交友甚广,不论是江湖术士还是走街艺人都常来家里做客,从这些人的言谈中,郭老听到了许多民间传说、江湖趣闻和民情风俗,这也让他日后与民间绘画结下不解之缘。
      想在绘画道路上走下去的郭老起初没有得到长辈的支持,中学毕业的他与美术学院失之交臂,而去学习机电,学成后又回乡务农。
      原以为再也没机会拿起画笔的郭老,在20多岁时,他自己画出结婚用的眠床,而这之后,他凭着多年的绘画基础,也成了一位眠床画师,以绘画为业。
      从画眠床,到祠堂、寺庙里的佛像和神像、大门上的门神,再到三国、水浒、西游记等壁画……他成为专业的民间画师,也是乡间纸扎工艺师傅。他凭借自己的绘画技艺养家糊口,并乐在其中。
      多年来,郭老的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美术展览。早在1978年,他与人合作创作的年画《人定胜天》还入选全国农民画展,也为晋江赢得“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美誉立功。2015年,他还出版了一本《志波画谜集》,收录了200多幅他原创的谜画。

    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古稀笔耕不辍 每天创作五幅画
      几年前,已到古稀之年的郭老在儿孙的劝阻下,已不再走街串巷作画谋生,而他对民间绘画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在简易画室里,墙上和桌上都布满了近年来的画作。多年来,他坚持每天至少创作五幅画作草稿,以保持创作灵感。只见他仅用一支黑笔,一两分钟的时间里就把脑海中《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形象跃然纸上,还栩栩如生。
      如今,郭老还经常到晋江市文化馆参观美术展、拜访艺术名家,到惠安向老师傅请教民间传说故事内容。回来后,郭老就参照原有的传统形象再创作,在民间绘画上画出新意。
      受郭老的熏陶,他的大儿子少时也擅长民间绘画,但如今只是作为兴趣,难以为业,大孙女有绘画特长,现在也专攻卡通漫画。郭老说,许多民间绘画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传统文化内涵,但目前从事民间绘画的人较少,他一直希望这门艺术能一直传承下去。
      去年年底,郭老萌生了出书的想法,他打算收录260幅他创作的有代表性的民间画作,出版一本《古代民间绘画集》,每幅画他都会整理出故事介绍。而出于对画集质量的精益求精,他还找来了自己的中学同学,现年79岁的曾焕胜为画作做色彩填充。近一年来,两老人相互配合,郭老在不断完善画作的同时,曾老也对每幅作品配色做最佳调整。该书计划明年年初出版。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