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被赶出皇宫后, 曾私运走468件珍宝, 如今都到哪儿去了?
- 所属: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 阅读:2131次
-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的命运是失败的,天下大势难料,溥仪无奈生在封建主义苟延残喘的时期。在位期间他尚且是一个傀儡,冯玉祥废止旧的《清室优待条件》,彻底地将溥仪从皇位上驱赶出去。这不仅代表的是溥仪皇帝身份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皇帝是吾愿,坐久不可期。

然而皇室终究是皇室,用一句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知道,皇宫向来就是各种珍宝的聚集地,光绪帝的后半生又是对各类珍宝爱的深沉,他搜集文物古玩、珍奇玩意儿还有皇宫的一草一木严格说来是属于溥仪继承的遗产,那么多的珍宝都去哪里了呢?
冯玉祥在赶走溥仪另立新约之后倒也没有闲着,这个人在废除帝,制粉碎封建主义专制出了不少力,可是,赶走溥仪之后,冯玉祥借赏赐之名,行运输文物之实,大量文物珍宝被其运走。皇帝被赶出紫禁城以后,皇宫就像是一个敞开大门的仓库,没了主人,也让很多贪婪的人开始为所欲为,大量文物珍宝在这期间被盗走。

1945年,伪满洲国这个日本的傀儡政权灭亡,溥仪仓皇而逃。这次他带出的珠宝,真的是他的家底了,不过也是富贵惊人。这个是有确切数据的,珍珠2000多颗,红绿宝石10块,金表怀表共计六十多块,还有刀、戒指、镯子、汉玉……等等。足够他后半生挥霍。然而命不由他,没多久他就被苏联军队俘虏。

不知到底是溥仪的思想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还是溥仪只求安稳,他把自己所有藏起来的468件宝物全部上交国家,家底彻底掏空。之后的溥仪彻底沦为普通群众,既丢了皇位,也丢了钱财。

其中有很多文物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王羲之的《曹娥碑》、王献之的《二谢帖》、王维的画、清明上河图等。虽然大部分可以追踪到流亡路线,最终也有比较好的保护措施,但还有很多不知去向。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宝属于国家的共有财产,我们应该加以保护。太多的珍贵文物流失,我们应该向谁去讨个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