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溥仪被赶出皇宫后, 曾私运走468件珍宝, 如今都到哪儿去了?

    所属: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  阅读:2131次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的命运是失败的,天下大势难料,溥仪无奈生在封建主义苟延残喘的时期。在位期间他尚且是一个傀儡,冯玉祥废止旧的《清室优待条件》,彻底地将溥仪从皇位上驱赶出去。这不仅代表的是溥仪皇帝身份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皇帝是吾愿,坐久不可期。



        然而皇室终究是皇室,用一句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知道,皇宫向来就是各种珍宝的聚集地,光绪帝的后半生又是对各类珍宝爱的深沉,他搜集文物古玩、珍奇玩意儿还有皇宫的一草一木严格说来是属于溥仪继承的遗产,那么多的珍宝都去哪里了呢?

        冯玉祥在赶走溥仪另立新约之后倒也没有闲着,这个人在废除帝,制粉碎封建主义专制出了不少力,可是,赶走溥仪之后,冯玉祥借赏赐之名,行运输文物之实,大量文物珍宝被其运走。皇帝被赶出紫禁城以后,皇宫就像是一个敞开大门的仓库,没了主人,也让很多贪婪的人开始为所欲为,大量文物珍宝在这期间被盗走。




        皇宫是个宝库,总还有剩余。1925年2月,溥仪被日本方面护送到天津,他仍有大量金钱供自己和妻子穿衣打扮,出入贵族场所。1934年,在日本的阴谋下,溥仪被扶持做了“满洲帝国”的皇帝,而我们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日本侵占东三省的傀儡政权而已。“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这是溥仪说过的话,话中可以窥见其人心性。

        1945年,伪满洲国这个日本的傀儡政权灭亡,溥仪仓皇而逃。这次他带出的珠宝,真的是他的家底了,不过也是富贵惊人。这个是有确切数据的,珍珠2000多颗,红绿宝石10块,金表怀表共计六十多块,还有刀、戒指、镯子、汉玉……等等。足够他后半生挥霍。然而命不由他,没多久他就被苏联军队俘虏。



        既然到了苏联,他就只好做一个懂事的俘虏,他向苏联政府献出部分宝物,以示讨好。在1950年,溥仪结束苏联生活,被转交给中国。到此为止,溥仪还剩下一共468件宝物,这些都是他偷偷藏下来的。后期为了表现出自己接受思想改造很有效果,他又献出了三颗印章。

        不知到底是溥仪的思想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还是溥仪只求安稳,他把自己所有藏起来的468件宝物全部上交国家,家底彻底掏空。之后的溥仪彻底沦为普通群众,既丢了皇位,也丢了钱财。



        偌大的皇宫、包括之后的伪满洲国,那么多的金银珠宝溥仪是不可能都带上的。说来也真让人同情,溥仪相当于一个超级大的蛋糕,而且没了实权的溥仪几乎人人可以上来咬一口,明着抢尚且有人敢做,那些被偷盗的、变卖的珍宝又不知道有多少。

        其中有很多文物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王羲之的《曹娥碑》、王献之的《二谢帖》、王维的画、清明上河图等。虽然大部分可以追踪到流亡路线,最终也有比较好的保护措施,但还有很多不知去向。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宝属于国家的共有财产,我们应该加以保护。太多的珍贵文物流失,我们应该向谁去讨个说法呢?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