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收藏书画不要被“山寨协会”蒙了

    所属:艺术先知 > 投资收藏  |  阅读:2242次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目前掌握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
      盛世收藏兴。近些年,艺术品收藏已不仅是业界内的自娱自乐了。“跨界收藏”、“全民收藏”使如今的艺术品市场成为一块触手可及、人人皆可分享的大蛋糕。书画市场更是如此,急涨的供需带动泥沙俱下。
      近些年来,我们也时常遇到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一些书画家出现在展览、活动、媒体聚集区域,散发出去的名片上,多半空间被各种头衔占据:某某主席、理事、秘书长……,这些头衔所属的协会组织一般以“中国……”、“中华……”“世界……”、“国际……”、“全球……”开头,高、大、上的感觉简直爆棚。俗话说“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越多的身份粉饰,越要掩饰肚里的“干瘪”,因为,出名也是需要有实力的,没有实力、没人认可何来名气?拜信息社会的东风,名气也可以“制造”,有需求就有供应,没身份没背景,可以凭空制造,了解行情的“山寨协会”发放量身定制的“身份”为画家贴金,虽从“协会”到“身份”都名不正言不顺,但忽悠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可以说一蒙一个准。
      感觉“高、大、上”,并不真权威,之所以冠以“国字头”甚至打上“国际”标签,只为拉大旗作虎皮。有藏家调侃,现在书画圈子就像娱乐圈,一定要出名,书画家有名气作品才值钱,因此给了“山寨协会”滋生的土壤,大而空的帽子盛行,让不明就里的收藏爱好者误入其中。笔者了解到,民政部官网曝光了上千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其中涉及到带有书画、艺术、美术、书法、收藏关键词的就有两百多家。
      无中生有的山寨协会不仅发放山寨的身份,更有甚者还直接copy权威机构,身份造假。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指出,近年来,一些“山寨美协”以“发展中国美协会员”“举办画展”“征集作品”为名大肆敛财,许多美术爱好者屡屡上当受骗。与此同时,中国美协发现一些申报者存在抄袭他人作品,涂抹、修改证书,假冒中国美协会员举办展览、出版书籍等诸多违规行为。
      艺术圈因利而乱象频生,已深受社会诟病。不妨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脉络,文人画从唐宋萌芽到明清时代成为主流,基本是文人雅士精神寄托的“雅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画坛巨擘赵孟頫、董其昌都提倡古意,赵孟頫“尚古”,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要求“去造作,求真率”,董其昌提倡“师于古人,取于自然”。他们提出的尚“古意”,是一种对“真”、对“自然”、“质朴”的精神追求。书画家如果一味追求利益,利益第一,就会沦落到令人所不齿的“画匠”格局,甚至都还不如,所以收藏这样书画家的作品有何价值与意义?
      “山寨协会”的盛行还凸显了一个业界流弊——“唯头衔论”。一个巴掌拍不响,市场的发展总是有“愿打愿挨”的现象,作品润格要看画家的身份,身份高则价高,书画家身份直接决定其作品价格,艺术的品评倒放在了后面,因而本末倒置。
      当我们不断呼吁、反省这个时代大师稀缺的同时,也必须反观书画家内心对艺术创作、对真善美的信仰是否缺失?藏家、受众的审美素养是否有待提高?
      唯书画家更加纯粹、受众审美需求更高时,书画市场才能真正地蓬勃发展,山寨协会和山寨书画家们才没有招摇空间和利益市场。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