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中的“赤水”
- 所属:艺术先知 > 文献书籍 | 阅读:2706次
- 渭南市华州区的赤水,历代文献典籍有许多记载,从而见证了其历史的久远。
赤水本是一条河的名称,后来的赤水街、赤水村、赤水镇等,皆因河得名。赤水河最早的记载见于先秦时的《山海经》,不过当时不叫“赤水”,而是“竹水”、“灌水”。而北魏郦道元(生卒年约470-527)在《水经注》中,称竹水“俗谓之大赤水”,灌水为“小赤水”。“竹水”现称箭峪河,“灌水”现称涧峪河,二河合流为赤水河,向北流经今赤水街入渭。今赤水街一带,《水经注》称其为“峦城”,又云峦城“俗名之赤城”,并追述氐人领袖苻健在挺进关中时,于公元350年曾在赤城驻军,进而占领长安称帝,建立前秦王朝一事。二十四史之一的《魏书》记郑县(今华州区)地理时,也称其有“赤城”。这个城,应是军事要塞。另据《资治通鉴》,南北朝时有许多蜀人,从今四川一带迁徙到关中,一部分定居在赤水,称为“赤水蜀人”。北魏末年发生关陇大起义,在关中西部非常活跃。永安三年(530)二月,北魏派大军从京城洛阳出发,西进关中,前去镇压。赤水蜀人断绝了他们的前进道路,但被北魏将领贺拔岳攻破。综上所述,南北朝时期,赤水河之名已经出现,今赤水街当时称为“峦城”,俗名为“赤城”,但在北魏末年,以今赤水街为中心的地区已开始统称“赤水”。
唐朝时,赤水河依然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如,《新唐书·地理志》记:“永昌中,华州赤水南岸大山,昼日忽风昏,有声隐隐如雷,顷之渐移东数百步,拥赤水,压张村民三十余家。”此指公元689年,今赤水镇之南的高塘镇杨村凹一带,发生大面积滑坡,拥塞了赤水河。在唐朝,今赤水街一带,“峦城”、“赤城”之名已经消失,就称为赤水。如诗人司马扎在《自渭南晚次华州》诗中,有“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句。另一诗人韦庄在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中,记述了唐僖宗时黄巢军攻入长安后的社会变乱。其中一句是:“昨日官军收赤水,赤水去城一百里”。赤水在当时设有驿站,以唐末诗人罗邺 的《春夜赤水驿旅怀》为证。赤水在唐朝时仍是军事重地,据《资治通鉴》,唐末大军阀朱全忠(后为五代后梁的开国皇帝),于公元901年攻打华州,其驻军就在赤水。赤水的风景也曾唐诗中出现,如唐末诗人罗衮在《清明赤水寺居》中写道:“榆火轻烟处处新,旋从闲望到诸邻。浮生浮世只多事,野水野花娱病身。浊酒不禁云外景,碧峰犹冷寺前春。蓑衣毳衲诚吾党,自结村园一社贫。”
北宋以后直至民国时,今赤水街一带一直被称为赤水镇。此“镇”是集镇、镇店之意,指经济比较发达的人口集聚区,不是当今行政区划意义的乡镇。
北宋中叶的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记载金朝历史的《金史》,都记“华州郑县有赤水镇”。明朝《华州志》卷二记会同坊村之西为赤水镇;记赤水河,提到周处斩蛟的传说,但认为:“盖疑似之事,莫可遐考。”卷四记赤水镇集、会贸易时间为“间日一集,每逢三日则一会”。清朝《三续华州志》记赤水镇集、会贸易时间与明朝一样。闻名遐迩的“赤水桥上桥”是在清朝时形成的,清康熙年间的《续华州志·建置志》记赤水桥始建于顺治十七年(1660),建成于康熙六年(1667)。清光绪年间的《三续华州志·山川志》记,赤水桥建成一百多年后,因泥沙淤积,河床增高,桥眼堵塞,道光二年(1822),华州知州张坦集资派人于原桥之上又砌石增高,另造一桥,遂成“桥上桥”的奇观。
民国时,刘安国于1925年出版的《陕西交通挈要》一书中,记当时的赤水街:“赤水镇,人口约五百,市况比之华县为繁盛,盖以渭水舟楫之便,一切货物均于此地集合,故凡由山西来此之民船多于此处卸载。工业有缫棉及竹细工等,缫棉用美国之缫棉机。棉、麦、石炭铺各数家。其街心有赤水河,河岸全为道路,附近田地多种稻、粟、棉等。”勾勒出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赤水概貌。1949年4月(华县解放前夕)出书的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在其经济志中记:“赤水依旁公路,为东西冲途,资本较厚之商号特多;又复北达渭北,南通岭南,故会集日商货麕集,人山人海,在全县各市镇,号称巨擘。”又记赤水集、会贸易时间是:逢农历三、七日为会,逢农历单日为集。接着又记:“现在会期,渭北渭南县、高塘,商货辐辏,为全县第一。木料布线甚多。战乱以来,军队不断来驻,市面颇不景气。”对民国时期的赤水经济状况有概括性记述。
民国时,赤水是华县塬下西部地区的重镇。据《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五记,民国十四年(1925),全县设5个区,塬下的石堤河至渭南县界为第三区,区办事机构驻赤水街。民国二十九年(1940),全县改设13个乡,赤水乡是其中之一,赤水乡公所、警察分驻所驻赤水街。
相关历史文献对赤水的记载,证明其悠久的历史,但这记载很少,且零星片断,更多文献资料尚待进一步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