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房”与“买书”说开来
- 所属:艺术先知 > 文献书籍 | 阅读:2385次
- 最近和朋友谈读书体会,共同的感受就是民国时期那一辈学者的风骨和气度,大师们的操守与文气,简直都把国人的长处给占尽了,类似于王静安在《人间词话》第三十九末尾云:“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后又读到有关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好读书更好买书的细节,心里颇有感慨。那一辈知识分子很热衷于买书而不是买房;纵使那时的书价很贵,而房价却很便宜;现在的书价虽然很便宜,房价高得离谱,现代人还是热衷于买房而不是买书。
就说鲁迅日记记载:1912年6月9日,他去琉璃厂买《四印斋校刻词三种》一部,花了一块大洋,又买《沈下贤集》一部,花了两块五毛,又买《李卫公会昌一品集》一部,花了两块大洋。1912年6月16日,他又去琉璃厂买书,买了《龚半千画册》一部、《文选补遗》一部、《列女传》一部,总共花了八块六毛。1912年6月29日,他去直隶官书局买《雅语堂丛书》,一套20本,花了15块大洋。仅是在日记里有账可查的1912年6月份,就有三次买书记录,书费将近30块大洋。从1912年到1935年,没有哪个月不去买书的。动辄出手几十块大洋。那时候,老北京的房价很便宜,鲁迅在西直门八道湾胡同买那所前后三进的大型四合院,总共只花了三四千块大洋。在他买房之前,阜成门内王府仓胡同有一处宅院,北房三间,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四间,连带一间耳房,总共十一间房子,要价只有150块大洋(参见《民国四年北京镶白旗满洲明昆父子买房白契》,原件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鲁迅少买半年的书就能把这处宅子买下来。还有当时家住成都的文坛名人吴虞,也有日记:1924年5月14日,通过商务印书馆购买美国原版1917年增订的《英文大辞典》,书价30块大洋,运费5块大洋。1924年9月20日,在成都述文堂购买《王摩诘集注》一部,《二十四史考异》一部,两部书总共花了22块大洋。1924年10月1日,又通过商务印书馆购买全套的《道藏举要》,将近400册,书价200块大洋,运费80块大洋。1924年12月18日,又通过商务印书馆买了一部精装的二十四史,全套800册,书价300块大洋,运费60块大洋。仅是1924年下半年吴虞就花了将近700块大洋买书。而他家对门是一所占地一亩的大宅院,院里桃李芬芳,大瓦房窗明几净,卖价才2800块大洋,吴虞少买两年的书,就能把这所宅子买下来。可是,他们都选择了买书而不是买房。
想想我们现代人对于“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领悟比起民国时期的那些前辈来相去甚远,远离了书本,转而都热衷于买房、囤房,有无房产或是多套房产被看作是财富的象征。社会发展了,创造出来的有形财富也不少,楼房越盖越高,住所也越来越大,可是在诺大的城市里能有多少人光顾书店,舍得把买房的钱花在买书上面?试看看现代社会,确实生产了大量的财富、物质和所谓的知识,提供了各种社会福利和先进技术等等无数种利益和好处,但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们整天忙忙碌碌,心身疲惫,似乎什么都不缺,但就是不能增进幸福。其原因在于这些财富和享乐的疯狂发展把人们的思想引向生活的细枝末节,把那些类似于房子、车子、票子的东西当成了幸福的错误替代物,从而忽视了心灵的需求。探秘隐私、消费八卦对大部分人来说成了趋之若鹜的娱乐行为,很多人远离读书,即使读书也是浅读,读快餐类书籍,浮躁之气弥漫,快餐文化大行其道。
鲁迅先生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光。”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那么博大精深,饱含深邃的人文主义情怀,是我们每个人正心修身的营养剂,是把我们的心灵引向高处的阶梯。那一本本书,足以纯粹人的精神,厚实人的底蕴,陶冶人的情操,历经人的性情,让人享受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满足,从书起步,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文化。
一个国家光有实力没有魅力不行,这魅力其实就是指文化。杰出知识分子、优秀艺术家辈出的时代那才是一个国家文化高峰的象征。与书同行,时代就有了充满活力的生命;与书同行,喧嚣中就会找到心灵的安宁,哪天我们买书有如炒房这般地火热,那大概是中国人梦想成真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