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艺术先知
    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趣闻杂谈艺术名家文献书籍国宝文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化动漫先知

    梅云堂旧藏张大千《云山古寺》1.0246亿港元成交

    所属:艺术先知 > 艺术拍卖  |  阅读:2835次
          5月30日,佳士得香港2017春拍首个单一拍品专拍“山岚霭色 气韵淋漓”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梅云堂旧藏的张大千《云山古寺》以咨询价上拍,成交价1.0246亿港元。


      张大千《云山古寺》,1965年作,镜框 设色金笺,172×89.5cm

      《云山古寺》创作于1965年,不仅是张大千泼墨时期的巅峰之作,也是他本人的得意之作,与同宋元时期的“云山派”名家比较,并称其作品为“自开法门”。中国历代就有以泼墨和染墨技法描绘云山的先例,该作题识中提到的元章父子(米芾、米友仁),房山(高克恭)与方壶(方从义)皆为其代表。


      题识:爰翁写云山,不袭元章父子、房山、方壶一笔,自开法门。乙巳(1965年)秋。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五四1965

      张大千所创立的泼墨画风可追溯至1950年代,当时他移居南美,并于1954年定居巴西,开拓八德园。张大千目疾之后,作品中开始出现以水墨积染和泼染为主的画风。之后他开始游历欧美及世界各地。1956年,张大千与毕加索会面,谈艺论画。《云山古寺》创作于张大千作品风格最为抽象的时期,全幅几乎全以泼墨而成,为数不多的殿宇草亭也以最简略的方式勾勒而得,这种表现手法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造型方法冥冥而合。


      张大千与毕加索,1956年

      1960年代初期,在泼墨基础上发展出泼墨泼彩相结合的新面貌。《云山古寺》以水墨为主体,相比与后期以泼彩为主的作品,其难度更大,成功完成的作品存世则更少。张大千晚年喜欢使用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这与他在四十年代对敦煌的研习密不可分,由此开拓出自家山水中的青绿格调。

      梅云堂此号取自高岭梅先生、詹云白夫人名字,是其子女为纪念父母与张大千五十年情同手足之情而创立。高氏早于1930年代在南京从事摄影行业,曾为张大千拍摄画作。1944年初高氏因中日战争自南京前往转徙西南,从昆明到重庆而成都,重遇刚从敦煌回川展出其临摹成果的张大千。两人惺惺相识,在此后他们的书信来往和画上题款中高岭梅称张大千为八哥,而大千先生则称高氏四弟,足见两人近五十年的情谊。


      1970年于美国加州克密尔合照,左至右:徐雯波夫人、张大千居士、高岭梅先生及詹云白夫人

      2011年5月31日,香港苏富比曾举办了一场“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拍,一共25件作品全部成交,而且几乎所有拍品均远超估价上限数倍,足见“梅云堂藏”的市场号召力,这幅《云山古寺》便是其中之一,成交价达到6786万港元。

      截至目前,张大千共有6件作品超过亿元大关,其他5件包括:2016年4月5日,香港苏富比春拍,张大千作于1982年的泼墨泼彩纸本《桃源图》以2.7068亿港元成交,创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2011年5月31日,张大千的水墨纸本《嘉耦图》在香港苏富比以1.9106亿港元成交;2016年12月4日,张大千作于1965年的绢本《瑞士雪山》以1.6445亿人民币在北京保利成交;2016年11月12日,张大千的纸本作品《巨然晴峰图》以1.035亿人民币在中国嘉德成交;2010年5月17日,张大千作于1968年的绢本《爱痕湖》在中国嘉德以1.008亿人民币拍出。
  • 首页
  • 文化
  • 国学百家 诗词文赋 文化学堂
  • 艺术
  • 艺术名家 风云榜 作品展览 名集参考
  • 健康
  • 文娱
  • 纵观历史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