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近民国画坛盟主陈师曾
- 所属:艺术先知 > 艺术名家 | 阅读:2617次
《读画图》纸本设色87.7cm×46.6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11月11日,“陈师曾诞辰140周年特展”在中国美术馆悄然绽放。本次展览举多家博物馆、美术机构及私人藏家之力,呈现200余件展品,全面展示陈师曾在书画、印章、诗词、漫画等方面的成就,为其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个展。在颇具文人气息的展厅中,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告诉记者,这次展览不仅可以让观众一次性领略陈师曾在诗书画印诸领域的造诣,“还能通过多件作品窥见这位‘民国画坛盟主’蔚为壮观的朋友圈”。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0日。
此次展览展出了陈师曾创作的200多件作品,涵盖了书画、印章、诗词、漫画等,以题材划分为“人物画”、“山水画”以及“花卉作品”三大部分。
对于观众来说,陈师曾的人物画最接地气。该部分以描绘清末民初老北京市井人物的《北京风俗图册》为主体,为了营造街景穿梭之感,这部分的展厅空间被作品分隔开来。同时,这一部分还遴选陈师曾创作的其他人物画作品,以“古今”“现实”“俶诡”作为解读的关键词,辅
以王梦白所绘、姚茫父题长款的《陈师曾像》和陈师曾自写漫画肖像。
展厅的布置则无处不在提示陈师曾为“文人画家”的身份。桌案、枯木、花卉、陶瓶、紫砂壶,加上暖色调的灯光,丹青碎影间,完全是典型的文人雅集之所。置身展厅,让一位前来观展的老者恍若隔世,“展厅内外,简直是两个世界”。这位老人是书画爱好者,他告诉记者,“鲜少一次性看到如此多的陈师曾的作品,他的作品以往通常出现在一些群
展之中,偶尔看到一两件”。
曾出版过《陈师曾》一书的朱万章也是首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陈师曾作品,“该展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陈师曾最大规模的一次个展,其展品规模之大、题材涉及之广,我前所未见”。据朱万章了解,目前陈师曾作品主要分布在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鲁迅博物馆等机构,他将于11月26日下午在中国美术馆艺术讲堂主讲《陈师曾和他的时代》。
博采众长人物画最见其创造力
陈师曾出身名门,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是清末主张变法的两广总督陈宝箴之孙,民初诗坛泰斗陈散原之子,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之兄。令人惋惜的是,陈师曾47岁就离开了人世,海派大家吴昌硕为其挽词曰“朽者不朽”。
因陈师曾在绘画理论及实践上的建树及广泛的交游,被视为画坛领袖。“如果民初北京画坛少了陈师曾,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章将如何写,至少,这段历史恐怕要显得暗淡得多了。”艺术史学者万青力如是说。
对于陈师曾的艺术而言,其传世作品属花鸟画数量最多,“四君子”题材尤为陈师曾所擅长。从展出作品可见,由于受到吴昌硕画风的影响,陈师曾的花卉作品带有浓郁的金石意味,“他将钩点、铺写、晕染等多种手法相结合,在整体表现上呈现出写意之风”,朱万章说。但陈师曾不拘泥于师从一家,“从吴昌硕而上溯沈石田、徐青藤、陈白阳、八大山人、石涛以及李复堂、高南阜,博观约取,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
不过,朱万章认为,最能体现陈师曾艺术创造力的还是其传世作品数量相对最少的人物画,“《读画图》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件作品中,尽管题材古已有之,“但以往的人物着装均画得很虚,而陈师曾则以写实的方式将不同人群的穿戴逐一画了出来,这是首创”。从画法来看,《读画图》中有着明显的西方绘画的影子,“如人物的比例、画面的透视关系等,这也符合他主张的‘以本国之画为主体’,适当地融会西法,为传统文人画注入了生机”。
与姚茫父书画唱和助齐白石走出困境
陈师曾交游甚广,与同时代的文化名人如鲁迅、李叔同、蔡元培、吴昌硕、金城、姚茫父、王梦白、徐悲鸿、梅兰芳等过从甚密,在这一次展览中亦有所体现。
走进展厅,来者看到的第一件作品便是配有长文陈师曾的画像。“这是在陈师曾过世后,其好友、著名画家王梦白所绘,并有民初通才姚茫父的长题”。朱万章认为,该作是陈、姚、王三人情谊的见
证。本次展览中,《北京风俗图册》配有姚茫父所写的大量诗词。
美术史上广为人知的一段佳话则是陈师曾与齐白石之间的情谊,在业内看来,“如果没有陈师曾,也许就没有绘画大家齐白石”。朱万章觉得这种说法并不过分,“齐白石初来北京时,不被画界接受,穷困潦倒,后来与陈师曾相识后,才走出困境”。
朱万章说,陈师曾不仅启发了齐白石“衰年变法”,
还为其推广艺术。“1922年春,他受邀去日本办展览,顺带也携带齐白石的几幅山水画,带去的作品被销售一空,并且画价猛增”。齐白石曾回忆这一盛况:“我的画,每幅就卖了一百元银币,山水画更贵,二尺长的纸,卖到二百五十银币。这样的善价,在国内是想也不敢想的……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永远忘不了他的”。
■重要作品
《北京风俗图册》
《北京风俗图册》产生于陈师曾的创作盛期,由于没有确切的创作时间的记载,学者们推断它可能产生于1914年至1915年间。
《北京风俗图册》共34页,题材可分四类:第一描写普通劳动者和穷苦市民的生活百态,占半数以上,如收破烂者,捡拾破纸碎布的老人等;第二描写旧时北京的婚丧嫁娶和民间娱乐活动,如吹鼓手、执旗人员;第三是前清的遗老遗少百无聊赖的情态,如品茶客、玩鸟者等;第四是讽刺画,如“陆地慈航”“隔墙有耳”。
《北京风俗图册》运用真实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初的民俗风貌,是陈师曾美术创新及文人画思想最全面、最彻底的诠释,被誉为“民国版《清明上河图》”。
《读画图》
陈师曾在自题中交待了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1917年,国内发生水灾,北京一批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大行义举,在中央公园(即现在的北京中山公园)举办展览,“因图其时之景以记盛事”。自题中提及的叶玉甫、金巩北、陈仲恕三人,都是当时北京文艺界的领袖级人物。
画家身临现场,将自己看到的画展场景从第一视觉的角度如实地记录,真实生动,具有接近新闻照片一样的写实性。画面上社会各阶层人士汇集一堂,气氛热烈,有穿长袍马褂的老少国人,也有西服革履、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士,还有身着洋装的时髦女郎,人群排列错落有致,形成一定的空间层次。这幅画不仅有新鲜的内容,更是陈师曾对于“融合中西”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