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英1969年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区,我是一名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喜好书法还是缘于20年前丈夫去山西出差带回来的一方九龙澄泥砚,一下子唤起了多年来我对书法的兴趣。如今,书法不仅是案头常备的消遣,更成了我与传统文化对话的方式,一笔一画间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一幅一卷中蕴藏着对成功的渴望。
从那以后,书法便成了我每日必做的“功课”。每天下班后,坚持临帖两小时,孜孜不倦地练习基本功,从柳体《玄秘塔碑》入手,涉猎到文征明的《琴赋》、赵孟頫的《洛神赋》,还有林则徐的《无量寿经》等很多楷书字帖,一直不断地在“笨拙”里扎根,于“锻炼”中成长。期间也曾经得到老领导的指点和院校老师的点评。这些年经历了一段段习书的辛酸过程,有的是汗水、有的是收获,归根结底就只是在忙忙碌碌里换来的始终如一。
近两年,通过电台讲座、媒体介绍以及我对书法的更深追求和领悟,逐步迷上了隶书,那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技法展现了字体的古朴厚重之美,也让我再一次对书法如醉如痴。汉隶《曹全碑》成了我的“开山之练”,每天坚持习字四、五个小时,以《兰亭序》、《千字文》为代表练就了数以万计的书法手稿。为此我采购了很多尺寸和品质不同的宣纸、卷轴等材料,以名著名句、珍言瑾字等为题,书写了很多书法作品,例如《醉翁亭记》、《爱莲说》、《陋室铭》、《墨池记》等文学著作,还有《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等四扇屏文,皆然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练习书法成就作品的道路上,从家里的新年对联、朋友的各种庆典到单位的才艺比赛,无不留下笔墨的芳华,让岁月积累了文化的沉淀。
此次参赛作品是一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选这篇文字诠释了人生中远离恶行、崇奉善道的真意,也代表了我近些年来修身养性之理念,以隶书写法撰写出心经、用笔墨风格流露出心境,让“习字练功力”、“提笔即修行”成为我的生活常态,也获知了“书法能养心,更能修心”的妙处,更让我明白了比赛并不是“争高下”,而是找群“同路人”。此时,案头有墨香,心中有安宁,便已是最好的相遇。
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秦韵源书画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