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笔名锋芒,男,汉族,1951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自幼承袭家学,从师外祖父巫书林学习中医,后考入湖南中医学院深造,并先后在张仲景国医大学等高等学府研修,现任岳阳市古今医药研究所医学顾问、执业医师,同时亦是一位卓越的书法艺术家、科普作家和传统文化传播者。
李穆先生不仅在医学领域卓有建树,在书法艺术上亦有深厚造诣。其书法风格博采众长,篆、隶、行、草、楷五体皆有涉猎,尤以行草书见长。他潜心研习王羲之、怀素、米芾等历代书法大家的神韵,书风既有魏晋风骨的洒脱飘逸,又兼具宋元书家的雄浑大气。他强调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呈现,更是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的体现,提出“医书相通,字若行针”的理念,将中医讲究的阴阳平衡、气脉流畅之理融入书法的线条运笔之中,使其作品气韵生动,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李穆先生创办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传承展览馆,建设了10里石雕文化长廊、沿江文化走廊、十二生肖园、太极园区,致力于从自然常识普及开始,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的认知。他提出“精神由文系,信仰系人魂,中医要发展,文化需先行”的理念,倡导“明医”思想,认为医学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应通过文化传播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整体健康观念。他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在学术界和艺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作出了卓越贡献。
如今,李穆先生依然笔耕不辍,在医学、书法、文学等多个领域持续探索。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斩获殊荣,被国内外文化机构收藏。他坚信,书法与医学同源,都是修身养性、陶冶心灵的重要途径。他的艺术实践与文化传播并驾齐驱,致力于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滋养社会,让中医药与书法艺术相互辉映,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现为:中国翰林书画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