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奎
- 所属: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 阅读:1060次
刘喜奎(1894-1964),原名刘志浩,后改桂缘。祖籍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黑龙村人。10岁时,拜河北梆子演员毛毛旦为师,出师后,在哈尔滨,海参崴(今俄罗斯甫拉迪沃斯托克)及津、沪一带演出。在沪与周信芳同台,在津、京与谭鑫培、杨小楼等合作,皆获好评。此后,声誉日隆,与鲜灵芝、金玉兰并称"女伶三杰"。
刘喜奎在津、京演出中,引起北洋官僚及派系军阀的垂涎,袁世凯与黎元洪次次约请唱堂会,均被拒绝。曹锟、张勋之流,妄想"明媒正娶"遭到蔑视。时有京剧名家向其求爱,喜奎自知已得罪权贵,应允后,势必带累同仁,毅然拒绝这一爱情,为避开权贵对她和同仁的迫害,仓促嫁于武清县崔昌洲。婚后,自知上当受骗,只得将错就错。崔患肺病,结婚四天,即被某军阀施计调离,奔波于江西、福建、河南等地,不久病逝。
刘喜奎父母去世后,舅父伴其同住家中,身边只有一女佣生活一起。此时,她把精力倾注干艺术之中,早起吊练功,研究身段,把秦腔化为河北口语,在行腔方面,作了改革,形成今流行的以河北字音为基础间有极少山陕口音,曲调慷慨激昂、苍凉古朴的"京梆子"。"七七"事变爆发,刘喜奎易名埋姓,隐居僻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从田汉处得知刘喜奎住于北京,指示文艺界领导到阜外马勺胡同探望刘喜奎。喜奎始在社会上露面,重登舞台。1950年,在文化部举行的宴会上,周总理亲自向她敬酒,称赞刘喜奎为"中国戏曲界的明珠"。中国戏曲学校成立后,增设地方剧科,l955年聘刘喜奎与李桂香、秦凤云到校,任河北梆子班教师。l964年,刘喜奎病故于北京,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