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军一开始所向披靡,为什么土木堡之战不堪一击?
- 所属:墨客历史 > 著名战役 | 阅读:500次
从某种意义上讲,明朝和宋朝有一定的相似性,明朝和宋朝的皇帝都曾被游牧民族俘虏过。土木堡之战击碎了明军强大的外壳,显露出内部的不堪一击。宋太祖赵匡胤,跟明太祖朱元璋两个人虽然出身不一样,但成为皇帝之后,对军权的态度却基本一致。
赵匡胤实行的是重文轻武制度,而朱元璋则把士兵们独立出来,让他们完全为朝廷服务。在宋朝当兵和在明朝当兵,都不是什么好的命运。明朝士兵几乎会延续给子孙后代,如果父亲是当兵的,那就意味着自己的子孙后代会继续当兵,除非你有特殊贡献得以升迁,否则你的家族就会陷入这一循环当中难以自拔。
明朝的士兵有着比农民和工匠更沉重的负担,但待遇却很低,面对这样的困境,没有多少人会想要“保家卫国”。在明代中后期的对外作战中,明朝士兵总给人一种怯战的印象。因为明朝士兵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非常差,他们不但要在战场上拼命,还要给上司无偿劳动,成为上层军官手中的“免费劳动力”。
这种制度被以“祖宗家法”规定下来,几乎延续整个明朝。到明朝后期,明军自己几乎沦为战场炮灰,真正的精锐只能从蒙古武士或西域人当中寻觅。到了明朝后期,范围更广的募兵制开始实行,从而出现了将领带领少数精锐作战,而大军却在后方混日子的尴尬局面。
平心而论,明朝的对外作战强度非常低。彼时北方游牧民族已经被蒙古骑兵荡平,短时间很难恢复壮大,高丽朝鲜向明朝纳贡称臣,越南偏安一隅。明朝大军在相对和平的局面下战斗力迅速下降,平时只需要执行一些治安级别的任务,最多也就是介入西南的部落冲突中,赶走沿海的走私团伙。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朱元璋定下的“祖宗家法”,让明朝士兵变得毫无战斗力可言。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