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御赐黄马褂,为什么有些人能穿,有些人却只能供着?
- 所属:墨客历史 > 史料杂谈 | 阅读:460次
在清宫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皇帝身边有许多穿着明黄上衣的御前侍卫,这种穿在侍卫身上的衣服就叫黄马褂。
古时候,只有皇帝才能穿明黄色的衣服。因此,作为臣子如果能得到赏赐穿上黄马褂,这可是天大的荣誉。但同样是御赐黄马褂,却不是想穿就能穿的。黄马褂共分四类,什么人、什么时候可以穿,都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类是行职褂子。皇帝身边的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需要在当班的时候穿黄马褂,其他时间不准穿。所以这类黄马褂其实就是工作装。
第二类是行围褂子。是皇帝在狩猎时所赏赐的。清朝的各皇帝至咸丰为止都有每年狩猎的习惯。在皇帝围猎时有出色表现者,或者向皇帝进献猎物者,都可能得到皇帝御赐黄马褂。这种黄马褂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著,平时只能放家里供着。
第三类是武功褂子。这类黄马褂是因做出特殊贡献而获御赐的,所以含金量要明显高于前两类。大部分获得武功褂子的人,都是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得赏者可以在任何认为隆重的场合穿着。
第四类是特使特赐。这类黄马褂是皇帝派大臣担负重要外交任务时御赐的。被特赐黄马褂的大臣须骑马绕紫禁城一周,已示庄严威武和不负皇恩。
整个清朝最出名的一件黄马褂要属李鸿章的那件。1895年,李鸿章被派往日本交涉甲午战争的赔偿事宜。但就在李鸿章返回驿馆途中,却遭到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的行刺。李鸿章左脸被枪击中,血染黄马褂,幸而未危及生命。李鸿章在迷糊中看着被鲜血染红的黄马褂,长叹一声道:“此血可以报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