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良让《八佰》孤军留守,自己先撤,淞沪会战他表现究竟如何?
- 所属:墨客历史 > 史料杂谈 | 阅读:515次
孙元良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但是真正把他推上风口浪尖的却是电影《八佰》和导演管虎的一条微博。诸位看官不妨想想,在这之前,又有几个人知道孙元良是谁、干过什么呢!既然孙元良是因为《八佰》走到风口浪尖,而《八佰》又是讲述淞沪会战片段的电影,那么我们就得看看孙元良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到底如何?
当然孙元良在其它时期也存在较大争议,也有不少黑料,但笔者暂未研究相关时期史料,也因篇幅原因无法一一展开细说。故本文只针对淞沪会战时期,孙元良个人表现进行讨论。我对此人并无好感,也无意洗白,只是就事论事,不带其它联想或推测。
我几乎看完了网上骂他的声音,千篇一律,基本都出自文史材料中一篇叫做《我所知道的孙元良》的回忆文章,作者葛天是时任88师军械处主任,也是孙元良的亲信。按说,作为亲历者对事件的描述应该是可信的。但文史类材料大多由国民党被俘军官,经过劳动改造后安排到当地政协工作时编写,创作时间基本上是60年代。葛天写这篇材料的时候仍在改造当中,尚未释放。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在骂,与其说是回忆材料,不如说是揭露材料。一般来说,真正的历史研究者都会很小心辩证地去看待这些材料。
《我所知道的孙元良》一文中提到:“孙元良一旦发生问题,那我的前途亦将同时告终,以后再亦无法找到孙元良这样相信我的长官。”可以看得出孙元良待此人不薄,两人几乎是命运共同体。为何自己“落难”以后,开始卖队友了呢?88师当中也有其他被俘的军官,回忆材料并未像他这样偏激。此人人品由此可见一斑。以上是我对该文一个整体的看法,下面来详细分析文中的一些观点。
孙元良(中)
1、侵犯前来慰问的女大学生?
这也是孙元良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很多自媒体言之凿凿,仿佛自己亲眼所见。我们先来看看葛天的原文是怎么说的:“这时孙元良看到一个女学生代表眉清目秀,就以花言巧语要该女生单独在师部多玩一下,企图强X。这个情况被该师副师长冯圣法知道后,曾前往劝解无效。这时我到了师部,风要我再去一劝。”
葛天《我所知道的孙元良》
原文说的是“企图强X”,甚至连企图的动作都还没做出来。而且文章说了去劝以后,便再无下文。是得逞了,还是送走了,全无交代,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典型的春秋笔法了。到了现代各位自媒体大神口中,变成了真真切切的“强X”。从意念犯变成了既遂犯,用三人成虎这个成语来形容恐怕再合适不过了吧。
最最关键的是,这篇文章写于1963年,事件当中另一位当事人副师长冯圣法于1957年就已经去世了,死无对证,又无其它人提及过此事,孤证难立。从笔者所接触的材料看来,孙元良好色是真。当时正在打仗,且不说孙有没有心思去做这种事。光天化日之下,对一个首次见面的女学生,他真有胆量去干吗?闹到委员长面前是要掉脑袋的。他大概率只是想留该女学生下来聊聊,用自己师长的身份诱骗一番,以图日后有所进展。但这被说成是“企图强X”显然是有所夸大。
上海市民慰问88师
2、让孤军留守四行仓库,自己先跑?
其实,这一点当过兵,上过战场的人很容易理解。打战的时候在火线指挥的基本是旅团级以下的军官。师长这个级别的军官到最前线,一般是去稳定军心,鼓舞士气,或者部队打光了。否则抗战8年,为何我们连日军的少将也没击毙几个,因为很少全歼,军官在后方指挥自然更容易逃走。
10月26日,大场阵地失陷,国军决定撤退到上海市西郊。但蒋介石决定要在上海市区留一支部队。刚开始打算留下88师,孙元良不同意,他说:“如果我们死一人,敌人也死一人,甚至我们死十人,敌人死一人,我就愿意留在闸北,死守上海。最可虑的是我们孤立在这里,于激战之后,干部伤亡了,联络隔绝了,在组织解体,粮弹不继,混乱而无指挥的状态下,被敌军任意屠杀,那才不值,更不光荣啊。”
这个说法得到了第三战区副司令顾祝同的同意,最终留下来一个营,并给该营配了一个团附谢晋元。为什么不是团长韩宪元?因为不是整个团留守,还有另外两个营要他去指挥。团长都轮不上,更轮不到师长孙元良留守指挥了。大军撤退的时候会安排小部队殿后,国军当中甚至经常出现让杂牌军去殿后当炮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牺牲小我拯救大我。战场之上就是这么残酷,与其说孙元良抛下队伍,不如说当局决策存在问题。
闸北地区遭炮火轰炸
3、抢劫物资?
葛天的回忆录当中说孙元良直接抢劫上海人民物资变卖获利,他还大方承认自己从中贪污了1万元。连交款时间地点都能清清楚楚地说明,应该是确有其事。只不过,葛天只是事件当中赃款的经手人,他未提及自己是否参与了物资“抢劫”和贩卖,对于物资的来源的描述是否准确?
葛天回忆材料
事件当中的另一亲历人,88师作战参谋卢畏三在回忆材料当中是这么说的。这批所谓“抢劫”的物资来自日本的丰田纱厂,搬运方式,数量,销售价格都比葛天描述得更详细。在战场上,敌人的东西都算战利品。淞沪会战期间,蒋介石还曾电令过前方破坏敌人财产。至于战利品怎么处理,国军当中应该有相关规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战利品还是会被军官瓜分,蒋介石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种现象无法从根本上杜绝。
卢畏三回忆材料
两人回忆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至于谁的描述可信度更高,这要看各位看官自行去理解。
南京保卫战结束以后,孙元良还因为被人控告而被蒋介石下狱。当时指控的罪名也只是贪污、克扣军饷等,并无所谓的“强X”“逃跑”。针对以上罪名,孙元良还写了一份辩白书,详细解释各项指控,有理有据,稍微用心国内网站上就可以找到这份资料。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只以某百科内容为依据,而不愿去研究原始史料罢了。其实这些人没有想过,编辑百科内容的作者水平可能比他们还低。最后军法处处长经过调查,在1938年5月20日给蒋介石写了一份报告:“淞沪市民对88师至今称道不衰,对孙氏个人尤为钦赞,故贪污情形辩查无据。”
蒋介石是有偏袒黄埔学生的倾向,但对于违反军纪的学生也很少留情面。88师师长韩慕龙, 58师师长廖奇龄,93军军长陈牧农都因为临阵脱逃被蒋介石手谕处决。余程万守常德,8000人打到仅剩200多人后突围,蒋介石也要求判他死刑,最后经过各方求情才保住性命。
4、淞沪会战表现
淞沪会战期间,孙元良是88师师长,88师是最早进入上海地区的部队。孙元良接到的命令是在真如车站待命。他主动把部队推进到闸北地区占领北火战车——宝山路——八字桥——江湾路一线,几乎贴到了日军脸上。因为真如一带是平地无险可守,闸北地区高楼密集易守难攻。事实也证实了孙元良这个决断的正确性,88师在闸北坚守了75天,阵地始终未被突破。
直到10月26日大场陷落以后,第三战区下令全军撤退,88师才放弃闸北核心阵地,转移到苏州河南岸丰田纱厂一线继续防御。在苏州河防御战当中,日军68联队第2大始终无法从该师正面渡河。88师还和第36师一起夹击登陆于周家桥强渡的日军。整体表现并没有什么丢人的地方。
孙元良本人在抗日战争当中获得过三枚勋章,其中包括一枚青天白日勋章,这才有了后来的“抗日英雄”一说。国府当局固然腐败,但不至于眼瞎,最高勋章是不会随便发的。而且在他去世时,内地也官媒也曾有过较高的评价,这也是对其抗日功绩的肯定。我们在调侃他是“飞将军”的时候,应该想想,当时的情景,换成自己会是怎样的表现?
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自然也就不同,历史功过本来就是由后人去评说。但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该轻易下结论,更不能跟风下结论。所谓兼听则明,大家应该研究各方资料,有自己的判断。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