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为官19年连升11级,清朝第一廉吏,让康雍乾三代帝王动容
- 所属:墨客历史 > 史料杂谈 | 阅读:403次
在我们的印象中,清朝的科举考试十分公平公正,通过科举高中成为官吏是最光明正大的途径。
但是在那个时代,也存在一些由于出身等原因,即使考试出类拔萃也无法通过科举的人。于成龙就是这样一位才华出众却始终无法高中的人。
一、科举难逢机遇,监生破格从仕
于成龙出生在山西永宁州一个普通人家,自小聪慧过人,对古籍了如指掌。他从小就立志要通过科举考试做一个品行端正的官吏,以便造福一方百姓。所以在明朝崇祯年间,年仅18岁的他就踏上了科举之路。
那一年,于成龙胸怀大志,满怀希望地来到县衙参加乡试。考场上人头攒动,于成龙一眼看去,大部分都是些门阀世家的子弟。相比之下,他这个普通百姓的孩子顿时失去了一半底气。但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他还是鼓起勇气,用尽全力完成了考试。
等待放榜的这几天,于成龙心情起伏不定。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就算未能高中,也不能气馁。终于,榜单公布的那一刻到来了。于成龙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名字,果然没有。他的名字只出现在了“副贡”名单里,这意味着他虽未能高中举人,但可以参加会试。
“副贡”对于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来说已属不易,所以这对于成龙来说也算一个鼓舞。他默默下定决心,科举之路,于成龙不会就此放弃。
明朝覆灭,清朝建立,科举制度并未废止,于成龙继续着科举之路。尽管他每次都能进入各级考试,但屡屡与入选差之毫厘。而门阀世家的子弟们则通过种种特权和人脉顺利出人头地。
一次次地遭遇失败,于成龙也陷入了自我怀疑。他不禁想到,或许自己只是天生不具备当官的才能和福缘。这些负面想法一度动摇了他的决心。
直到有一天,于成龙忽然明白了一点:上天给每个人不同的机遇和资源,但只要自己尽全力去施展这机遇,总会得到回报的。于是,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决心继续努力。
终于,在顺治十二年,于成龙以优异的成绩被推举到国子监读书,并以“监生”的身份踏上了仕途。虽然“监生”的身份不如通过科举的举人显赫,但于成龙并不在意这些虚名,他只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造福民生。
于成龙被监生出身所局限,始终未能通过科举入仕,但他没有气馁,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进入官场。在他看来,要当一位好官更需要实际的才干,而非虚荣的头衔。所以他不计较监生的身份,只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求得进步。
于成龙也明白,能成为监生已是不易。尽管门阀权贵利用种种手段通过科举,但他们终究是少数。
大多数仕途出身的官员,也像自己一样都是通过监生这个途径。既然大家起点都是相同的,于成龙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终会得到公平的评价。
于成龙没有被既定的身份所限,而是敢于改变命运、开创未来。虽然科举之路已闭,但监生也能通过才能获得提拔。于是他满怀希望地开始了官场生涯,准备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二、罗城县令,用爱心治理荒乡
第一份工作,于成龙被分配到了一个久负盛名的“死官司”——罗城县。
这个县在深山老林之中,瘴疠遍地,来去任职的前两位知县要么死要么逃,可以说是个荒焉之地。知道要去这里的那一刻,于成龙也不免有些害怕,无奈官场生涯刚刚开启,他也无力选择。
“既然命中注定要来这儿,那就做好自己,别让百姓失望。”于成龙暗暗下定决心。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踏上了去往罗城的路途。
然而,当他亲眼目睹这个县的荒芜与贫瘠时,还是不禁心中一凛。遍地荒草树木参天生长,县衙所在地更是破烂不堪。整个县仅剩6户百姓尚在此地艰难维生。
但于成龙没有丝毫气馁,只想尽快为这些百姓做些什么。他让人重新修缮了县衙,并亲笔写下劝告百姓的公告张贴在街头巷尾。公告上说,新官已来,希望大家放下对过去的不幸记忆,团结起来共建家园。
于成龙的爱心很快打动了零星的几户百姓,他们也帮忙重新清理了村落。接下来,于成龙又组织百姓一起开荒种地、建造水利。他还从自己的薪俸中拿出一半来减免百姓的赋税,并兴建学堂、医院和敬老院,让百姓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经过7年的努力,这个曾经荒无人烟的罗城县焕然一新,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于成龙这个仁义之官更是尊重爱戴。这也为于成龙赢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卓异”的好评。他的爱心与才干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很快便被提拔为合州知州。
当于成龙得知自己被分配到罗城县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失落。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自己要如何施展才能?但是他很快调整了心态,既来之则安之,矢志要把这里变成一个适合人居的好地方。
来到罗城,满目荒芜让于成龙意识到,要治理这里,爱心比才能更为重要。所幸自己对百姓充满爱心,这也成为他治理罗城的最大底气。于成龙先动员百姓清理县城,让大家重拾希望。随后他身先士卒,与百姓一起劳作,并减免税赋。
于成龙的各项举措。百姓们也积极参与建设家园,渐渐地,罗城重现生机。于成龙常常与百姓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疾苦与愿望。有时甚至于成龙亲自下厨为百姓们准备饭食,以表达他的关怀。
7年之间,于成龙用爱心感化了罗城百姓,也让上级对他刮目相看。当爱心被赋予力量的时候,它能创造奇迹。于成龙用自己的证明了这一点。他让人们看到,一个官吏如果有爱心,就能让最荒芜的土地也焕发生机。
三、平定黄州盗患,再次卓异
在合州任上,于成龙继续努力为民。仅两年,他便再次得到提拔,担任了湖广黄州的同知。
来到黄州,于成龙发现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盗患严重。白天盗贼们竟敢明目张胆地在街上抢劫,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成龙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他利用人性的贪婪,招安了一个小盗贼彭百灵,承诺让他立功赎罪。于是在彭百灵的帮助下,于成龙逐个击破了一些小股盗贼。
可剩下的几个大盗团伙仍然嚣张猖獗。为了尽快剿灭他们,于成龙决定身涉险境,亲自卧底收集情报。他改头换面,混入盗匪之中,终于掌握了他们的老巢位置。接着,于成龙联合兵马大员,将众盗一举歼灭。
黄州重归太平,百姓由衷地感激于成龙。他治理黄州仅两年便再次得到“卓异”的好评。于成龙心里明白,这全靠他一心为民,百姓才得以脱离水深火热的日子。
来到黄州,于成龙首要之务是恢复社会秩序,让百姓免受盗匪骚扰。但是仅凭打压是治标不治本,于成龙也在考虑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成龙发现,许多盗匪都是因为家贫无着而走上歧途的。如果给他们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他们也有可能重归正途。于是于成龙运用政治智慧,招安了盗匪彭百灵,成功瓦解了一些盗团,为平定黄州盗患采取了重要第一步。
剩下的几个大盗团伙头目犯罪记录恶劣,于成龙意识到必须亲自出马,以免误判。他暗中接触这些盗匪,了解他们的背景和罪行,以免打草惊蛇。终于,于成龙一举歼灭了这些大盗团伙,为黄州百姓解除了心头大患。
此次卧底侦察对于成龙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他并不畏艰难,只为百姓得以平安。于成龙与盗匪同吃同住,隐忍校正他们的罪行,只求一战压倒他们。正是因为于成龙视百姓安危如命,百姓才能脱离苦海。这也让人看到一个仁义之官的大无畏与克己精神。
四、平定叛乱,守护家国
就在于成龙任黄州同知的第三年,南明将领吴三桂叛变,各地爆发叛乱。为支持前线作战,朝廷从各地抽调大量兵力。于成龙所在的黄州自然也无法幸免。
本已兵力空虚的黄州变得更加空虚,于成龙心知这是贼寇蠢蠢欲动的大好时机。果然,涉猎动荡之时,各地叛军蜂拥而起,纷纷袭击黄州上的城镇要害。
对此许多官员建议于成龙暂时撤退,但于成龙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退无可退,这是我受皇上托付的责任。”他说。
于成龙迅速发布告示,招募了一批壮勇之士。他日夜操练这批新兵,并亲自带队出征,在短短24天内歼灭了各路叛匪。接着,他又派兵守卫各要害之地,使黄州重归平静。
朝廷听说于成龙的战报和功绩,深感欣慰。康熙帝亲自下旨,送上嘉奖,这也是于成龙获得的第三次“卓异”。
面对叛乱,许多官员选择弃守逃跑,但于成龙没有退缩。他明白,自己肩负的是来自皇上的重托大任,这也关系到朝廷对百姓的承诺。于是于成龙奋力招募新兵,日夜操练,确保他们有基本的战斗力。
新兵虽然缺乏实战经验,但于成龙身先士卒,鼓舞他们志气。他们深受感动,誓死跟随于成龙出征讨贼。经过数场恶战,新兵也逐渐成长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部队。在于成龙的带领下,这支部队歼灭了一批又一批叛匪,重夺了黄州各地。
结语
在这场酣战中,于成龙也受了数处重伤,几乎丧命沙场。然而为了守卫百姓,他强忍伤痛继续指挥作战。
于成龙视民如子,他知道如果自己退缩,老百姓们将再次受难。正因为他视生死于度外,百姓才得以幸免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