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杰为何怒怼陈炯明,痛骂蒋介石,力挺孙中山!
- 所属:墨客历史 > 朝代历史 | 阅读:265次
她怒怼陈炯明,痛骂蒋介石
被称为“一代女杰”
她是受人敬仰的革命家
是孙中山先生得力的战友
也是一代艺术泰斗
她的革命岁月,执着而辉煌
她的艺术生涯,更是绵远而流长……
何香凝祖籍广东南海,生于香港。父亲何炳恒是富商,在旧式的封建礼制里,他有一妻五妾十二名子女。母亲是何炳恒还在药铺当伙计时就相爱的女子,因为是大脚,何家父母不同意她进门为妻,最后只好委曲求全做了妾。
受这件事影响,母亲从小给几个女儿强行缠脚,其中只有何香凝坚决反抗,她随时备有一把剪刀将母亲缠好的裹脚布剪掉。
在只有贫苦人家的丫头才是一双大脚的年代,一双 天足 的何香凝,19 岁时还没有找到婆家。正在家人为她犯愁的时候,廖家人也在按照客家人的风俗,为自己的归侨侄子、香港皇仁书院学生廖仲恺安排相亲。
廖仲恺的父亲侨居旧金山多年,亲身经历了旅美华侨所遭受的种种歧视,深知小脚女人是中国的一种耻辱,所以曾留下遗嘱:儿子必须娶个大脚妇女作媳妇。可是,在 19 世纪末年,中国的妇女几乎都裹着小脚,社会上见不到多少大脚妇女,尤其是上层社会里,不缠足的大家闺秀更难找到。
经过媒人的说合,两人于 1897 年成婚。事实上,最初母亲陈二是心存顾虑的,她认为眉心有一颗大痣的廖仲恺,有着将来会死于非命的坏命相;而何香凝也并不十分满意廖仲恺的身材矮小、貌不惊人。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她发现廖仲恺是一个心地善良、诚挚忠厚,有着耿直性格和强烈的进取心的青年。廖仲恺设法搜罗各种新书刊给她阅读,为她指点疑难;何香凝爱好美术,廖仲恺就耐心教她绘画。
何香凝的革命生涯与艺术生涯都起源于日本。
洋务运动时期,在清政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下,廖仲恺产生了去日本留学的想法。为了帮助丈夫实现留学梦,何香凝拿出私房钱并变卖了自己的嫁妆首饰。1902年冬,何香凝追随廖仲恺来到日本,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上预科。而在当时,赴日留学的中国女性还不足10人。
1908年9月25日,何香凝在东京生下儿子廖承志。在此之前,由于羸弱多病又怀孕在身,她无力应付繁重的课业,只能被迫退学。但在生子半年后,何香凝便复学转去日本私立女子美术学校学习画画。
据廖承志介绍,何香凝之所以改学绘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孙中山要组织武装起义,需要起义的军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等,因而需要人设计,把它画出来”。
在学校里,何香凝除接受老师端馆紫川先生讲授的山水、花卉画外,还每周两次向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璋学画狮、虎等动物。在之后的革命生涯里,美术成为了何香凝的斗争武器之一。她不停地拿起画笔,表达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无情鞭挞。
何香凝还为居住在自己寓所的队员们管理家务,烧水煮饭,乐此不疲。孙中山十分信赖他们,要求以他们的寓所,作为革命党人的通讯联络站和聚会场所,为了严守秘密,不能雇女工。
何香凝特意搬了家,并开始学习洗米、生火、烧饭等家务劳动。自此以后,他们的家就成为革命党人的“机关”。孙中山经常在那里召集会议,筹划各种工作。何香凝一面读书,一面身兼联络、勤务和掩护等多项工作;她总是把父母寄给自己的生活费,招待集会的朋友,也不时接济孙中山,过着俭朴的生活。
看着孙中山和同志们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饭菜;看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在这里联合组建同盟会;看着同盟会成立后在自己家中接连召开重要会议,听着孙中山和同志们亲切地称自己伯母、“奥巴桑”,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充实。
想到自己的生活变化:从父母的掌上明珠,千金小姐,到做同盟会的下女,粗茶淡饭,忙碌劳累。她后来回忆说,那时“我的吃苦,是为中国革命!一想到这里,随便什么罪,我就甘心忍受,乐之不倦了”。当1905年8月,同盟会正式成立的准备工作就绪时,何香凝也在孙中山亲自主持下,参加了同盟会,成为中国同盟会最早的女会员。
辛亥革命后,作为财政部次长的廖仲恺因为孙中山筹款而被军阀陈炯明扣押。
何香凝央求老朋友带她会见陈炯明,途中遭遇暴雨,何香凝滚了一身泥水闯进陈炯明的会议室,当面痛斥道:“仲恺有什么地方对你不起,你要把他关起来?仲恺为孙先生筹款,你就要把他锁起来,可是民国 9 年( 1920 年)仲恺也为你们筹过款啊。帮你就对,帮孙先生就不对吗?”
陈炯明答应释放廖仲恺,已经被囚禁 62 天的廖仲恺立刻在何香凝的陪同下逃往香港。
3 年后,廖仲恺遇刺身亡,何香凝曾感慨说:“我只给他抢回了 3 年的命。”
廖仲恺去世后的 1928 年底,何香凝为反对国民党清共而毅然发表声明,“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她说:“我是遵守孙中山的遗言,吾宁以画笔栖迟,维持清苦生活,不愿同流合污,做国家民族的罪人。”
她寄情山水,排遣心中郁结。1929 年秋,她漂泊欧洲,潜心画艺。
20 世纪 20 年代到抗日战争胜利的这段时间,是何香凝美术生涯的中期。这一时期,她大多生活在广州和香港,其作画因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画风又有些改变——从 20 年代开始,她向高剑父、陈树人、姚栗若等人学习岭南派画法,一心沉浸在水墨画里,其作品开始渐渐显出中国画“苍劲有力”的气魄。
她这一时期画作的主题,是集中精力画松、梅、菊、竹、水仙等抗寒植物,夹杂也绘一些山水画,至于前期所喜爱的狮、虎等动物,则只偶尔入画了。
她画笔下抗霜斗雪的梅菊水仙等,既是以画自况自励,又是对在日寇入侵我国之时勇于进行抗日救亡战斗的爱国者之战斗风貌的写照和颂扬。
毛泽东在 1936 年收到何香凝赠的画集后称颂说:“先生的画充满斗争之意。我虽不知画,也觉得好”。
何香凝遵从孙中山的临终嘱托,成为宋庆龄身边最可信赖的至交。她曾在上世纪30年代初绘《菊石图》赠予宋庆龄,激赏之情溢于言表:“唯菊与石,品质高洁;唯石与菊,天生硬骨。悠悠清泉,娟娟明月;唯菊与石,品质高洁。”
1938年后,迁居香港期间,为支持宋庆龄建立的中国保卫大同盟,她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并将自己所做山水花鸟赠送或出售给了华侨,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她即同宋庆龄等发表通电,严厉斥责蒋的罪恶行径,呼吁全国人民警惕卖国贼的阴谋诡计,指出:“今后必须绝对停止以武力攻击共产党,必须停止弹压共产党的行动。”日寇占领香港后,于1942年2月离港经海丰登陆,转赴韶关,后迁居桂林。
1944年秋,转移到平乐县的八步。每到一地她都积极宣传抗日,为将士们筹募医药、衣物和款项。
何香凝经手过无数款项支援抗战,自己却靠卖画维持清贫的生活。蒋介石曾派人到桂林给她送去100万元的支票并请她去重庆,她却在信封上写到:“闲来写画营生活,不用人间造孽钱”,原款退回。当1944年秋,日军逼近广西,蒋介石再次邀请她到重庆避难时,她还是拒绝了。“漂泊天涯隐桂林,国愁家恨两相侵。难行蜀道知何故?事出无因却有因。”她的《感怀》诗流露出了她的心迹——不肯到重庆去,表示她对蒋已彻底绝望。
抗日战争胜利后,何香凝与其他民主党派人士一道,积极参与筹备新政协的各项活动和新中国开国的筹建工作。
1950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第一届第一次董事、监察人会议在北京召开。政务院从选出的常务董事中,指派南汉宸为中国银行董事长,并指派何香凝为第一任首席监察人。
何香凝还十分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认为民革应用好与台湾国民党的历史联系,帮助共产党多做一些工作,努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遥望台湾感慨忧,追怀往事念同游。数十年来如一日,国运繁荣渡白头。”她时时思念台湾的朋友,常常撰写文章或发表演讲,呼吁台湾当局和国民党的军政人员站到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人人是一家”。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在北京病逝,终年95岁。9月5日,何香凝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代表500多人出席。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外交部等处,都下半旗志哀。
根据何香凝生前与廖仲恺“生则同衾,死则同穴”遗愿,经毛泽东同意,追悼大会结束后,灵柩由专车运往南京与廖仲恺合茔。
何香凝的一生经历了清王朝、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的残暴统治。
参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参与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而她自己也从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成长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又成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