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汉族生活风俗
- 所属:墨客历史 > 朝代历史 | 阅读:148次
-
民国时期,生活风俗的变化和发展较之其他类型的风俗变化和发展更为活跃。可以说,民国风俗的革故鼎新正是从生活风俗开端的。这是因为,一种文化对于异 质文化的吸收,往往首先肇起于最表面生活习尚的层次。进入民国以后, 随着西方国家原经济侵略,随着近代物质文明的渗入,中国人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模 式,激发了追求、模仿人类进步生活方式的心理,有意无意地用这种新的生活模式改造和充实自己的生活,从而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严昌洪: 《西俗东渐记》,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一、服饰风俗
民国时期汉族社会生活风俗革故鼎新最直接、最迅速的外在反映,便是服饰式样的更新。而这种更新的主要标志就是男子剪辫、女子放足、男服易式和女服趋新。
1.男子剪辫
男子剃发留辫,原是清代满族统治者初入中原时强迫汉人接受的方式。因此,在清代男子蓄辫与否,成为汉族社会衡量其是否效忠朝廷的标志。有清一代,男子留 辫不仅是个生活习俗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当时汉族男子的剃发留辫,主要是靠了政治与法律的助力才得以推行并相沿成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进入到民 国,原由满族统治者强加于汉族社会的男子剃发留辫风俗,随着清朝统治的灭亡和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也就难以持续下去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认为,衣冠发式是 民族之徽识 , 常与民族精神相维系,望之而民族观念油然而生 。 汪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第1期。因而号召人民,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 满州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论发辫原因》,《黄帝魂》。。对于那些不愿剪辫的人,当局给予处罚。 浙江都督规定, 元年二月十七日即阴历年底为止,为一律剪尽之期。 《浙省广设剪辫论》,《申报》1912年20月8日。 黄县民政长张汉章于十月十六 日出示限期七日一律剪发 《黄县民变续闻》,《申报》1912年11月1日。。就是南京政府所出的剪辫令,也只给了二十天限期,不少地方将留辫者简直当 成了敌人, 其有保存发辫者,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为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 《大公报》1912年11月20日,闲评一。。据回忆, 当时 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 放爆竹,举行公宴来庆祝的 。 许金城:《民国野史》,第16页。
各地政府的剪辫的法令及革命党人的热心倡导,很快得到了普遍的响 应,剪辫热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在广东, 实行反正之议既决,无论老弱少壮之男子以及士农工商兵,罔不争先恐后,纷将天然锁链剪去。 统计是日剪辫 者,尽有二十余万人 《广东独立记》,《辛亥革命资料》,第456页。。在长沙, 剪辫子是革命后最早形成的一种风气,大家认为不剪辫子就是甘心做满奴 和亡国奴的显明标志,于是在学校中剪掉同学的辫子,当街剪掉路人的辫子 陶菊隐:《长沙响应起义见闻》,《辛亥革命回忆录》(二),中华书局1963年 版,第194页。。即使在远离大陆的台湾, 剪发的风气开始在 各城市流行起来,而终于遍及到广大农村。 王文德:《辛亥革命前后台湾的一鳞半爪》, 《辛亥革命回忆录》(四),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10页。人们的是非价值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审美观点也不同了。 昔以豚尾垂垂之长辫宽袍阔褂红 顶花翎为美观,今以中山濯濯之秃头窄袖短发草帽革履为时尚,足见人心之趋向,为世界所转移矣 。
其实,民初的剪辫子时尚也是服饰本身 发展规律使然。因为西装与辫子是格格不入的。实行新军服制的清兵身着西式军服脑后一条辫子已让人觉得不伦不类,西装革履本是为更精神,更繁洁,如脑后一条 不便洗涤的又长又臭的 猪尾巴 则会让人作呕。实用和美观是物质风俗的主要追求,在服饰方面更是如此。剪辫便于动作,益于身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近代 西方物质文明的输入,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也出现了某些欧化的趋势。华人的辫发胡服,委实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 邦同遭人耻笑, 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 《翦辫易服诋》,《湖北学生界》第3期。,不论是从卫生还是从审美的角度看,均毫无可取之处。时人已看到了剪 辫 可以强兵 、 可以强种 、 可便行役 、 可振工艺 等优点,剪辫乃 大势所趋 , 所谓变亦变不变亦变 《翦辫易服诋》,《湖北学生界》第3 期。。 先代之结发,满清之辫发,西人之短发,发凡之变,而世界之风潮,日新月异而岁不同,进化又明之程度,亦不知相去几千矣 。 《论发辫原因》,《黄 帝魂》。可见,男子剪辫之举反映了国人对于西方文明的追求以及振兴中华的热望,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汉族社会绝大多数男子的响应。当然,一种旧习俗的革除,绝 非是一蹴而就的,许多求稳守旧者则在群众性的剪辫大潮面前,死保长辫不放, 有盘结头顶者,有乘坐肩舆者,有垂辫领内者 《申报》1912年6月14 日。不一而足,在一些交通偏僻的地方,直至20世纪50年代,仍有留辫者存在。
2.男服易式
发式与衣冠是密不可 分的。随着民初剪辫活动的展开,社会上又出现了 易服热 。清朝的官、民服饰,因为体现着封建礼法的等级观念,所以与辫子一样为民众厌恶;而满服的 孔雀 翎,马蹄袖,衣冠巾,直禽兽 更是早已遭到汉人的鄙弃。革命后,那些象征着封建特权及民族压迫的衣冠饰物,多被弃如敝屣, 宫廷内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 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 。剪辫易服,使以往服装上那种古板、单调、等级森严的局面,被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景象所取代。
剪 辫后,人们大多开始有了戴帽子的服饰习惯。于是博士帽(西式毡帽)、草帽、卫生帽及毛绳便帽等各式帽子流和起来。 民国以来,男子皆剪发,且风气日升,夏 季之草帽,销行日盛。今已通行全国。当初概用劣货(指外货),自抵制后,国货草帽公司踵起。日夜赶制,尚不敷销,劣货几绝迹矣 《申报》1912年7月 16日。。剪发后为什么一定要戴帽?其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可能是当时的人们还不习惯于头上一点饰物都没有。用帽子代替辫子,尽管多是使用国产货,但样式却 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从中不难体察出这种过渡时期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