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若长期大量喝浓茶,不出三个月,身体或出现这4大变化
- 墨客健康 > 健康视界 | 阅读:78次
喝茶不是好事吗?怎么还能喝出问题?
这大概是很多人听到这个话题时最常见的反应。
尤其是一些人觉得喝浓茶可以刮油、提神、解腻,甚至拿它当保健饮品,饭前饭后不离茶杯,越浓越觉得有劲。可偏偏就是这种看似“养生”的习惯,让身体慢慢埋下了隐患。
那长期喝浓茶,到底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不易察觉但后果不小的变化?
睡眠紊乱加剧
浓茶最明显的影响,其实不是对胃,而是对神经系统的持续刺激。
尤其是绿茶、普洱、生茶这类没怎么经过发酵的,含有大量的咖啡碱、茶多酚、茶碱,它们确实能提神,但也正因为这样,一旦量上来了,对交感神经就是一种持续性干扰。
人的神经就像一台马达,你不停给它加油,它就一直转个不停。时间一长,失眠、浅睡、多梦就来了,甚至到了晚上身体困了,脑子还清醒。
一位做货运调度的中年患者,每天在办公室值夜班,为了提神,总是准备一个大容量保温杯,浓茶泡得乌黑,每天得续上三四次。
白天困,晚上清醒,入睡困难变成常态,到后来心跳频繁加速,稍微一紧张就胸口发紧,最后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心律已经出现明显异常,医生诊断为窦性心律失常,还伴随轻度交感神经紊乱。
研究指出,浓茶中的咖啡因类物质,会通过激活肾上腺素通路,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这种状态下不仅会影响褪黑素分泌,造成生物钟错乱,更会加速心跳、提升血压波动。
长期处于“人困脑清醒”的状态,心血管系统会出现过早疲劳,大脑也会因为修复能力下降而逐渐形成慢性损伤。
对于本来就血压偏高或有心律问题的人,这种刺激就是个慢性炸药包。
所以浓茶不是不能喝,而是别当水喝,更不能晚上喝。真想提神,不如午后小口小量,别跟神经过不去。
铁吸收被抑制
很多人脸色越来越差,嘴唇发白、手脚冰凉,却怎么都查不出大毛病。
血常规一验,发现是轻度缺铁性贫血,可偏偏食欲也正常、肠胃也没事,问题就卡在那儿了。
其实有些人天天喝浓茶,尤其饭前饭后就泡一杯,那茶多酚和鞣酸会直接影响铁元素的吸收利用。
你饭吃得再好,铁也进不来,红细胞该生的不生,氧气运不过来,人就越来越虚。
一位做资料整理的文员,天天茶不离手,两年下来脸色越来越苍白,后被发现铁蛋白水平过低。
研究发现,茶中的鞣酸和单宁类物质会与非血红素铁形成不溶性结合物,阻碍铁在小肠吸收,尤其是在高浓度、高频率饮茶的状态下,这种影响更加明显。
老年人本身胃酸分泌减弱,铁吸收效率下降,如果再配上浓茶,基本就是“铁到嘴边吸不进”。
这也是很多老年人明明饮食清淡却容易疲劳、头晕、记忆力差的根本原因。
浓茶解不了乏,它可能正是让你一直疲惫的根源。真要补气色,不如先把浓茶戒一戒。
胃黏膜反应变弱
不少人喝浓茶是因为“油腻多、胃胀”,觉得茶能“刮油解腻”,但真正刮掉的可能是你的胃保护层。
浓茶中含有较高的儿茶素、茶碱等成分,这些物质在空腹或饭后胃酸水平较高时,容易刺激胃黏膜。
特别是原本胃功能弱的人,喝浓茶会抑制胃酸正常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久而久之形成低酸性胃炎,甚至出现萎缩性的变化。
一位做物业管理的患者,每天早上空腹喝浓茶,半年后出现胃胀、打嗝、反酸,最终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研究指出,胃黏膜依赖微量胃酸维持正常菌群和蛋白酶活性,浓茶摄入过多,会削弱这种环境,造成蛋白质消化功能下降,同时容易诱发胃内细菌增殖,产生过量氨,进一步腐蚀黏膜。
长期如此,不仅营养吸收效率下降,还可能加快幽门螺旋杆菌繁殖,形成更严重的胃病风险。
很多人觉得浓茶养胃,但其实胃最怕的,就是茶温高、浓度高、喝得急。
想养胃的人,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淡茶比浓茶好,温水比热茶强。
骨密度悄悄下降
喝浓茶的人,尤其是绿茶、铁观音一类,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茶叶里的草酸含量并不低,这些草酸和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会大大影响钙的生物利用率。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本身骨钙流失就快,再加上长期喝浓茶,这些钙根本没法吸收进去,骨密度就会一天天下降。到最后不是突然摔了一跤,而是骨头自己先塌了。
一位从事园艺种植的患者,年近六十,每天要喝四五泡浓茶,体检时骨密度远低于正常值。
研究显示,草酸摄入过多会显著降低钙在肠道中的溶解度,并且加速尿钙排泄。
这种双重钙流失机制,极易诱发骨质疏松和肌肉力量下降,尤其在老年女性、体重偏轻、缺乏运动人群中更为明显。
而浓茶由于饮用频率高,钙流失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痛不痒,但一旦跌倒就很难站起来了。
保护骨头,不是只靠补钙片,更关键是别让钙白白从茶杯里流走。
很多人天天嘴上讲养生,身体却悄悄往另一个方向在走。
浓茶这件事,看似无害,其实对身体有多方面的持续性伤害。
它影响的不止是神经,还包括胃、肠、骨、心脏,甚至代谢系统。
你以为自己喝茶是在养胃、解乏、去油,其实是在透支神经、干扰消化、降低营养吸收效率,甚至让你睡不着、累不醒、钙吸不进、铁补不上。
而最可怕的,是很多人喝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等身体出了问题,才追溯到原来就是那口“看起来没事”的浓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长期喝浓茶的影响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谢锋 , 张宏杰 , 朱华 . 浓茶汁的制备工艺及其解毒作用实验研究 [J]. 茶叶通讯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