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血栓越来越多?医生提醒:饭后少做3件事,劝你改正
- 墨客健康 > 健康视界 | 阅读:84次
近年来,血栓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脑梗、心梗、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年龄层也在逐渐年轻化。
很多人以为血栓是老年人的问题,但现在不少年轻人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出现了血管堵塞的问题,甚至有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脑梗、心梗,送医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那么哪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逐渐损伤我们的身体呢?
在医院工作多年,接触过很多血栓患者,最令人痛心的是,有些患者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血栓的发生风险,但他们往往在病情出现后才开始重视。
很多人都知道饭后不能立刻剧烈运动,但其实,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饭后习惯,也在无形中增加血栓的风险,如果想保护血管健康,减少血栓发生的概率,饭后有3件事情一定要尽量避免。
饭后久坐不动
很多人吃完饭后喜欢坐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电视,觉得饭后休息是养生的表现,但事实上,饭后久坐不动,会让血液循环速度变慢,增加血液粘稠度,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
有个患者,在确诊血栓前,几乎每顿饭后都会坐着休息,有时甚至一坐就是一个小时。
他总觉得吃完饭后不宜运动,所以每次吃完饭就坐在椅子上看看新闻,刷刷短视频,有时候还会打个盹儿。
他没想到的是,长期的饭后久坐,导致血液循环变差,血脂代谢变慢,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速了血管硬化。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感觉左手有些发麻,随后出现短暂的头晕,去医院检查后,发现颈动脉内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斑块。
医生告诉他,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发生脑梗的风险会大幅度增加。
科学研究表明,饭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会短暂升高,血液的粘稠度也会有所增加,如果这个时候久坐不动,血流速度变慢,血脂就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形成血栓。
尤其是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液流动本就比年轻人慢,如果饭后长期久坐不动,腿部的血液循环会变得更差,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而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进入肺部或脑部,就可能诱发致命的肺栓塞或脑卒中。
饭后可以适量活动,但要注意方式,剧烈运动不适合,但可以进行缓慢的散步,帮助血液循环,让血管保持通畅。
如果因为工作或生活习惯无法饭后立刻活动,可以选择站立一会儿,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坐姿,让血液循环更顺畅。
饭后大量喝水
很多人听说饭后喝水有助于“冲刷”胃部,甚至有人觉得,多喝水可以让血液更稀,不容易形成血栓。
但事实并非如此,饭后立即大量饮水,可能会短时间内增加血容量,导致血管压力上升,反而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有个患者,在确诊血栓前,有一个习惯,每次吃完饭后都会喝上两大杯水,认为这样可以“促进消化”。
但他没想到的是,每次大量饮水后,总会感觉心跳加快,有时候甚至觉得头部发胀,四肢发凉,后来他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不仅有血管硬化,心脏的负担也有所增加。
医生告诉他,饭后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让血液中的水分急速增加,心脏和血管需要快速适应这个变化,可能导致血压波动,甚至诱发血栓。
研究显示,饭后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同时还会短时间内增加血管内的液体容量,导致血压波动。
对于本身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血栓风险的人来说,这种血压的波动,可能成为血栓形成的一个诱因。
血管的压力增加,会促使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如果血管内本身有小的斑块,血流的冲击可能会让斑块破裂,导致血栓的形成。
如果饭后想喝水,建议少量多次,每次喝100-200毫升左右,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同时,可以选择温水,不要喝过冷或过烫的水,以免刺激血管,引发血压波动。
对于有血栓风险的人来说,饭后适量补水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控制饮水速度和总量,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血容量的变化。
饭后立刻泡脚或洗澡
很多人觉得,饭后泡个热水脚或者洗个热水澡,可以放松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但事实上,饭后立即泡脚或洗澡,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流向皮肤和四肢,而内脏血流相对减少,影响消化系统的供血,同时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有个患者,每天吃完晚饭后都有泡脚的习惯,他觉得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
但在确诊血栓后,医生告诉他,饭后立即泡脚,可能会加速血管扩张,导致血压波动,甚至让血流不稳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长期的习惯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有血栓风险的人,饭后立即泡脚并不是好事。研究表明,饭后人体的血液会优先供应消化系统,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泡脚或洗澡,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四肢,可能会导致大脑和心脏供血相对减少,诱发头晕、胸闷,甚至可能诱发低血压晕厥。
对于血栓高风险人群来说,这种血流的突然变化,可能会让原本已经形成的小血栓脱落,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如果想泡脚或洗澡,建议饭后至少间隔1-1.5小时,让身体的血液循环逐渐恢复稳定。
泡脚时水温也不宜过高,避免血管扩张过度,影响血液流动的稳定性,对于已经有血栓风险的人来说,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10-15分钟即可,防止血管负担过重。
这些习惯看似“普通”,甚至有些还被认为是健康的做法,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影响血管健康,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
血栓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结果,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即使年轻人也可能面临血管堵塞的风险。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这些饭后的小习惯,让血管更健康,远离血栓带来的威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血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万涛,吴玥,尹天晨,等.中药预防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J].药学前沿,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