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书画频道
    
    书画 古作临摹碑贴名家杂赏
  • 频道直达
  • 墨客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百家
  • 墨客诗词
  • 墨客学堂
  • 书画展览
  • 艺术名家
  • 艺术机构
  • 传世书法
  • 当代书画
  • 华夏历史
  • 故事大全
  • 墨客商城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时间:2017-04-09   |   阅读:1762次

    王铎书法作品赏析《草书临阁帖卷》,纸本,纵23.8cm,横172cm。安徽省博物馆藏。

    书于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时五十一岁,值明亡前一年,属较晚时期作品,个人风格基本形成,正处在人生遭际突变、心态大乱的前夕。王铎在书写此帖时,似并未十分顾及原帖的字形,也不在意文章句读,只是不停地凭感觉一任笔墨驰骋地书写下去,用自己的笔法改变二王的笔势,将其本不连接的草书结体缠绕相续,形成一组一组的疏密空间,并以具有屈铁般刚健之气的线条取代圆转挥运连绵不断的笔势,演绎翻腾跳跃的势态,随机应变,神出鬼没,构成其人独特的艺术境地,与原帖异其情趣。通卷书法点画雄实,大小不一,字距参差,古朴劲美。飞腾跳掷,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功夫淳深。其以雄强霸悍的笔力、奇诡怪伟的体势、酣畅淋漓的墨彩,表达了大起大落、汹涌激荡的情绪和心境。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王铎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梁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苍老劲健,全以力胜。”清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具“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近世对日本书风有极大影响。存世书迹较多,刻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此诗卷前半部分,无论是字的大小、结体、字画、字距,皆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诗卷后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铎作品中则不乏见,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书法赏析《草书临阁帖卷》

     

    释文:
    献之帖
    献之兄静息应
    佳何似复小恶耶
    伏想比消息理尽转
    胜耳礜石深是
    可疑事兄喜患
    散辄发势为积
    乃不易愿复更思
    献之唯赖消息内
    外极生冷而心腹中
    恒无他此一事是差
    但疾源不除自不得
    佳论事当随宜
    思之也献之姊性触
    事殊尝不可献
    之当长愁耳
    阮新妇勉身得雄
    甚善散骑殊尝
    憙也
    虽奉对积年可
    以为尽日之欢常苦
    不尽触类之畅方欲
    与姊极尝年以之
    偕老当谓乖反
    至此诸怀怅塞实
    深当复何由日又见
    姊耶唯尝绝之
    耳
    夏日感思悼切
    得道书慰意薄
    热汝比各可不吾
    并故诸恶劳益勿
    勿献之白疏献之
    白思恋不可言瞻近
    未得奉见但有叹
    塞迟诸信还具
    动静献之
    白柬告具天宝疾患
    问何其仓卒今子孙
    常欣伦早成家
    以此娱上下岂谓奄
    此深至恻切心怀哀
    念当可为心情愿*(女更)
    可保忧驰眠食
    多少
    王铎年五十一书

     

  • 首页
  • 艺术家
  • 风云榜
  • 2025年度2024年度2023年度2022年度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2017年度2016年度 风云总榜
  • 艺术展
  • 佳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