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句话本可挽救40万军人性命 可惜没人听
- 所属:墨客历史 > 野史秘闻 | 阅读:5次
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吧,它说的就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他所带领的40万赵国军人也惨遭秦将白起的活埋。其实,这场悲剧发生之前,赵括的母亲就曾向赵王上书,希望赵王不要派他的儿子带兵出征,结果赵王没有听,从而导致了这场重大的失败。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百川就带领亲爱的读者去看一下。
网络配图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他曾经带兵打败过秦国,被赵文惠王赐封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赵奢不但是一名勇将,而且有着高尚的品格。他不循私情,受人尊重。他的儿子赵括小时候就学兵法,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但仅记书本,并无实践。赵奢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他忧虑地对妻子说:“打仗,那是生死之间的事,而赵括说的很简单。赵国如果不用他领兵打仗可以,一旦用他,那么使赵国灭亡的人就一定是赵括。”
网络配图
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快要出征的时候,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 “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侍奉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全部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全部收藏起来;
网络配图
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赵王您认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不同,居心有着差异。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还是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
古代名篇《千字文》有言“入奉母仪”,意思就是说,在家遵从母亲的教诲。赵括之母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听从丈夫的临终遗言,不让赵括领兵打仗,也是应了“知子莫如父”这句古话。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赵王没有听,赵括也没有自知之明,结果在长平之战,赵括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被坑杀了四十余万人,酿成了千古惨案。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